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霜风吹老菊离离,水外秋云送雁飞。


来伴谪仙闲杖屦,满林丹叶衬斜晖。

楚汉干戈地,岿然见此山。


艰难思帝业,牢落漫禅关。


野鸟惊人散,江湖到岸边。

二毛羁旅尚迷津,万井莺花雨后春。


宫阙参差当晚日,山河迤逦静纤尘。


和风醉里承恩客,芳草归时失意人。

世上许刘桢,洋洋风雅声。


客来空改岁,归去未成名。


远近天初暮,关河雪半晴。

寂寞度朝昏。
下了珠帘更闭门。
旧日凭肩私语处,销魂。

夏日爱横塘。
帘外穿花艇子忙。
语笑东邻娇女伴,窥墙。

灵峰特立万山中,秋逼浓岚愈郁葱。


旁绝逶迤虽寡助,其如气象自摩空。

故人宦辙各西东,欲到荆南恐未逢。
地主何须寻李尹,洞名原自属张公。
红灰酒美衣须当,紫竹箘肥诗自工。
吴中山水宜兴好,曾在京华得饱闻。
踪迹十年嗟未到,风烟一壑要平分。
笋镵茶焙铜官雨,荷盖兰舟洴浰云。
鲁馆名臣子,皇家外弟亲。
诗书谋帅旧,金竹剖符新。
九郡提封远,一圻甘泽均。
才如吾子尚区区,羽檄从军万里馀。
白发可怜归计晚,青衫只似拜恩初。
一樽邀客非无酒,千卷随车幸有书。
注地银潢两峡开,云林冰净不浮灰。
新诗欲与何人论,旧友今从上国来。
薄酒谩为仙室饮,归鞍无奈夕阳催。
挥毫驰阵,横扫继,征西后。
狂素肯头低,颠旭应眉皱。
俨荡吴生带,如扬公孙袖。
学道年嗟晚,知非骨已惊。
世纷夸要路,天意罪浮名。
汶上朱轓宠,淮南白发生。
孔学纷以湮,吏道鲜清朗。
群生冀休和,符守待仁长。
李子建南麾,鲁风振遐响。
才高只合住蓬瀛,步武优游地望清。
何事尘埃久京国,却冲雨雪向边城。
军书落笔千毫秃,谈席挥犀四座倾。
此身萍梗厌漂流,惭寄浔阳江上头。
胜景长年关梦寐,轻裘何日返林丘。
扶摇莫作扶摇计,朴樕应容朴樕投。
君才潇洒应时流,久滞宁非命压头。
昨见河南推贾谊,行闻天子召吾丘。
已无痛饮观风味,犹有新诗讲报投。
荷叶欲漠漠,柳絮已飞飞。
东风如车轮,日夜挽春晖。
天郊多名园,曷不事鞍鞿。
家园大江东,清湓映匡庐。
波光摇空阔,岚翠随卷舒。
廓然形影消,所见惟清虚。
马融方直校,阅检复持铅。
素业高风继,青春壮思全。
论文多在夜,宿寺不虚年。
有人颇似长沙傅,得官亦望长沙去。
去时好赋楚江谣,还使风骚满江路。
便须酌酒吊三闾,正是忠魂冤愤处。
越城吴国结良姻,交发芙蓉幕内宾。
自顾幽沈槐省迹,得陪清显谏垣臣。
分题晓并兰舟远,对坐宵听月狖频。
故人有所适,驱马出东城。
红树添秋色,青山满去程。
曾为同省掾,偏怆远离情。
才子浮生促,泉台此路赊。
官卑杨执戟,年少贾长沙。
人去门栖鵩,灾成酒误蛇。
铁面黄犀骨,霜髭灿猬毛。
晚年聊混俗,犹不废称豪。
玉映风标,看濯濯、有如春柳。
爱吾庐、投竿矶渚,漫同渔叟。
勾漏山中丹九转,沧浪亭畔诗千首。
桄榔亭畔,西风起、几行雁字。
正江楼、凭栏孤眺,玉山初紫。
双鬓且消梧水月,一樽不换凉州史。
僮马戒晨装,新霜木叶黄。
嗟余无壮节,送子惨离肠。
林虑荒秋色,清漳下夕阳。
觅得黄骝鞁绣鞍,善和坊里取端端。
扬州近日浑成差,一朵能行白牡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