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论》曰:“忠、孝、智、勇四者,为臣、为子之大宝也。
”故古之君子,奉以周旋,苟一失之,是非人臣人子矣。
汉李陵策名上将,出讨匈奴,窃谓不死于王事非忠,生降于戎虏非勇,弃前功非智,召后祸非孝,四者无一可,而遂亡其宗,哀哉!
予览《史记》《汉书》,皆无明讥,窃甚惑之。
汉家李将军,三代将门子。
结发有奇策,少年成壮士。
长驱塞上儿,深入单于垒。
李陵归不得,高筑望乡台。
长安一万里,鸿雁隔年回。
望望虽不见,时时一上来。
中原无书羝不乳,狐裘蒙茸柰何许。
老身汉节死生俱,地角天涯见明主。
金鞍骏马空故人,相看一笑增悲辛。
同是肝肠十九年,河梁携手泪潸然。
铁衣骨朽埋沙碛,白首君归弃雪毡。
海北牧羊无梦到,上林过雁有书传。
降入天骄愧将才,山头空筑望乡台。
苏郎有节毛皆落,汉主无恩使不来。
青草战场雕影没,黄沙鼓角雁声哀。
一别河梁绝域分,报恩无复汉将军。
悲歌未断丁零至,泪洒龙沙万里云。
战鼓无声夜半时,三军矢尽尺刀持。
生降暂作裨王去,欲效曹柯汉不知。
鞮汗山前落日催,三千剑客委黄埃。
汉家都尉单于婿,左右阏氏起舞来。
上林木落雁南飞,万里萧条使节归。
犹有交情两行泪,西风吹上汉臣衣。
路出桓州山缦回,仆夫指是李陵台。
树遮望眼仍相吊,云结乡愁尚未开。
海上羝羊秋牧罢,陵头石马夜嘶哀。
伊昔李少卿,筑台望汉月。
月落泪纵横,悽然肠断裂。
当时不受死,心怀归汉阙。
名将生降负己知,丧师辱国死犹迟。
河梁羞与子卿别,携手空馀五字诗。
北入单于万里疆,五千兵败滞穷荒。
英雄不伏蛮夷死,更筑高台望故乡。
李陵台上望,答子五言诗。
客路八千里,乡心十二时。
孟劳欣已税,区脱未相离。
寒风扬尘走沙石,朔气僵人马辟易。
五千步卒当数万,空拳奋张争无敌。
单于趣降声疾呼,道穷矢尽身为俘。
李陵台下驻分台,红药金莲遍地开。
斜日一鞭三十里,北山飞雨逐人来。
何处见长安,夜夜倚天望。
臣家羽林中,三世汉飞将。
辛苦楼兰将,凄凉太史书。
颇闻苏属国,海上牧羝羊。
长安京国归心切,落日河梁别意浓。
扶地住多惊皓首,节旄落尽见丹衷。
提兵深入单于庭,转斗无前气如虎。
五千健儿俱战没,西望长安泪如雨。
臣有三寸舌,染丝一黑难再白。
丈夫瓦裂声名亏,汉不我得将安为。
若把李陵从反汉,马迁膏鼎亦何辞。
柳毅不行沙漠路,却凭归雁为传书。
故人妻子存乎否,因甚诗中无片辞。
麒麟阁上没公议,却把芳名最后书。
李陵思乡台,驻马一西向。
草根含馀凄,峰尖入寒望。
今古李陵悲绝处,夕阳野牧下荒台。
况作李陵思汉调,使我夜听忧难禁。
将军虽云去已久,得君为写千古艰难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