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蜀道还吴鬓已丝,历年二纪固应衰。


宁知病思沉绵日,又见秋风摇落时。


锦雉白鱼供野饷,青林红树入新诗。

苦雨秋将晚,羁愁酒易醺。


百年终腐骨,万事尽浮云。


果熟多猿嗛,林疏过鹿群。

松枝代如意,綀布制单衣。


出每沾晨露,归当送夕晖。


野花当路发,沙鸟背人飞。

小坞花垂尽,平堤草次迷。


日长莺语久,风定絮飞低。


子响闻棋院,舟横傍钓溪。

深坞繁花丽,晴田细径分。


孤舟春水路,芳草夕阳村。


暗雀投檐静,昏鸦集树喧。

江头落日照平沙,潮退渔船搁岸斜。


白鸟一双临水立,见人惊起入芦花。

数点归鸦过别村,隔滩渔笛远相闻。


菰蒲断岸潮痕湿,日落空江生白云。

短航桥外泊,暮霭湿荷衣。


风正千帆上,溪虚一鸟飞。


潦黄山雨过,烧绿野春归。

宿鹭分行落照边,村藏深树远吹烟。


天然诗句无人识,划记寒沙抄一篇。

野水溪桥外,荒村八九家。

雨晴渔网晒,风定酒旗斜。

红树霜江叶,黄芦月岸花。

华发映清流,江山事晚游。


云舒江影净,霜落水痕收。


雁阵新横浦,蟾光欲上楼。

渔笛狂吹失旧腔,采菱日暮斗歌长。


老夫独面东溟坐,月上孤琴未解囊。

一望一延缘,诸山进目前。


乡邦无一老,知旧半重泉。


黄叶寺旁下,白云池上连。

高秋水村路,隔岸见人家。


好是经霜叶,红于带露花。


临罾鱼易得,就店酒难赊。

小策盘旋草舍东,东西拾穗走儿童。


村家间有秋收处,愁语酣歌自不同。

溪岚攒翳入窗空,最恼悲秋病疟翁。


三日不行亭北路,谁将丹缬染乔枫。

崆峒万木冻不僵,琼瑶一片埋夕阳。


云安道上少行客,百花潭西封草堂。


桥回溪转疑无路,前村依稀后村暮。

日照乱山如涌涛,忽随烟雾落平皋。


桥西旧有幽人屋,门外青松特地高。

山逐寒云断,天随暮霭低。


稻畦迷上下,樵径自东西。


故国存书剑,他乡尚鼓鼙。

草满池塘水满陂,山衔落日浸寒漪。


牧童归去横牛背,短笛无腔信口吹。

清晨买饭鲈鱼市,薄暮停舟杜宇村。


更有浮家江海客,一生蓬底长儿孙。

江上孤村日欲斜,秋光淡淡渺天涯。


几多田舍隐林薄,三两渔舟出荻花。


归路负樵劳息树,乱流浴马怒喷沙。

在在溪湾尽晒罾,暮天秋水碧澄澄。


几家渔舍云深处,红树寒山路惯登。

渔师得鱼绕溪卖,小船横系柴门外。


出门老妪唤鸡犬,收敛蓑衣屋头晒。


卖鱼得酒又得钱,归来醉倒地上眠。

缓步出居处,过原边雁行。
夕阳投草木,远水迎苍茫。
野寺同蟾宿,云溪斸药尝。
细雨孤村暮,呼僮扃竹扉。
床头新酿熟,座上故人稀。
野寺昏钟起,烟林宿鸟归。
斜日荒山返旆旌,野烟迢递暗孤城。
路迷春草连云碧,水绕寒川隔岸明。
细雨不禁花外冷,惊风可奈树边声。
建炎六龙飞渡江,江南有水分天潢。
王孙脱驾向何许,风景独怜闽海傍。
东列二老峰,南峙五马山,凤凰胡蝶相萦环。
初换单衣尚觉凉,迟迟日比小年长。
斑鸠聒耳才呼雨,紫燕依人又处堂。
烟走随风流浅碧,花飞如雨落残香。
不是为农也在田,此生只合主林泉。
偶因小步来荒涧,又对韶光忆去年。
碧草舒钩才醒梦,青虫化蝶拟升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