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头尾接清淮,淮鱼日登网。


吴莼芼羹美,楚糟增味爽。


云谁得嘉贶,曾靡独为享。

昔抱遗编事悦堂,蟆陵宰树想荒凉。


问君乡土生悲感,家住秦溪又姓杨。

但愿人人,识破浮生。
速抽身、猛弃尘情。
休妻别子,绝利忘名。

尔来画工工画花,俗眼所识惟纷华。


牡丹百卉哄蜂蝶,芙蓉鸳鸯相交加。


大为屏帐小卷轴,堆红积绿供□奢。

论饥寒,公来问,中怎奈爷娘。
牵儿绊,妻室恼愁肠。
卦分明有说,田正、震地清凉。

八座青门怅别馀,至今朝论共吹嘘。


西羌尚进平章马,东郡先悬御史车。


那有清商一部乐,只馀黄石数编书。

十年天地破君忧,一疏闲身许自由。


绿野再为丞相宅,赤松仍伴帝师游。


门前桃李阴初合,庭际芝兰晓竞抽。

公不见,杨伯起,关西处处称夫子。
四世犹传掌武冠,千秋尚说衔环里。


又不见杨楼船,银黄若若悬腰间。

尚书旧绩优三礼,太宰新衔冠六卿。


此去物情推简要,向来公望在寅清。


都人蹋臂迎车辙,天子临轩识履声。

鼎新初代辟书频,曾及句吴草莽臣。


启事山公能念我,扫门曹相断无人。


怀中明月寒堪摘,匣里秋霜晚更新。

赤羽燕然未解围,统均时复借枢机。


方欣太白催明月,忽睹中台改少微。


天意欲留残寇在,主恩偏放老臣归。

三提鹊印扫烽尘,再入鹓班领荐绅。


昭代风云扶正气,累朝生养出名臣。


焚鱼暂托归田赋,跃马犹强报主身。

寂莫探武陵,原喧莫游玄都观。
武陵渔翁不再入,玄都道士倏凋散。


谁能衷此喧寂间,大隐小隐居其半。

仙人至东海,遗此瑶台核。


谁云下土薄,种之不遽植。


二月三月来,千枝万枝拆。

陶令生平兴萧瑟,到官毋过八十日。


五株杨柳胜栽花,百亩公田都种秫。


拂袖长歌归去篇,舁篮岂是膏肓疾。

故人分手惜居诸,幸是天南雁不孤。


益部使星知久动,江头仙艗未堪呼。


碧鸡金马曾题否,洱水昆明可泛无。

莫疑天意薄苍生,社稷功存退始轻。


契阔累朝鱼水旧,参差昭代凤毛成。


双开绿野泥金色,并武青云振玉声。

紫帘凝烟碧香绕,银灯结花金粟小。


主人捧酒起劝宾,离别长多会长少。


明朝骑驴郑圃东,白沙黄叶满林风。

凄凄霜日上高台,水国秋深客思哀。


万叠银山寒浪起,一行斜字早鸿来。


谁家捣练孤城暮,何处题衣远信回?


江汉路长身不定,菊花三笑旅萍开。

湖上山居好,奎题压翠微。


烟霞改旧色,林壑发清晖。


松晚看书罢,荷凉坐钓归。

春闱战胜得名香,锦袍白马尚书郎。


景星流辉焕霄汉,鸣凤展翼翔朝阳。


承恩出入蓬莱殿,天子殷勤寄方面。

得君虽恨晚,白发幸前期。


分手遂陈迹,晤言成独悲。


隙驹得未久,风烛不胜危。

寄书曾未报,题墨宛如新。


长路归丹旐,孤儿泣画輴。


江湖馀气概,星月聚精神。

六苑中丞府,三边大将旗。


先皇亲授钺,报主独搴帷。


朔漠威名壮,风霜鬓发衰。

当年袍笏借南宫,片刺曾劳答孔融。


世德总传䨥八座,家声遥羡四三公。


刍飞绝塞军储盛,粟挽长淮帝眷雄。

三朝出入佩双龙,四岳诹咨近九重。


社稷勋劳周太宰,川原筹画汉司农。


朱旗代北边烽静,绛帐关西世泽浓。

中丞绣斧移南粤,寿母霞觞宴北堂。


贞史百年刊阃范,相门三世引书香。


祥晖映海扶桑近,春色临阶玉树长。

相业当朝文敏最,直看家学到今公。


笏床经笥传何远,岐凤郊麟瑞本同。


政以经纶归重望,久知清白振高风。

象德家声远,登贤国论公。


泰应占世运,圣巳识渊衷。


听履星辰切,持衡水鉴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