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早暮涛声绕郡衙,湖山楼阁衬烟霞。
浑疑出处神仙地,不似寻常刺史家。
假守半年无惠爱,退公连日不諠哗。
暂分仙袂下罗浮,又作钱塘佛国游。
欲识先生踪迹否,江胡无碍一扁舟。
帅王归觐息兵鋋,吴越蒙恩过百年。
世赏至今轩冕盛,真孙宜作地行仙。
介亭群石似飞来,深插云林两两排。
占得群峰最高地,翠姿何处有尘霾。
潮神千里若云雷,日月如期早暮来。
景觅东楼天下少,帘帷长对海门开。
江上潮音晓暮闻,天饶风月地无尘。
自怜清暑堂中景,容得衰翁未退身。
老来重守凤凰城,千里人心岂易平。
乐职古贤形颂叹,中和诗不为虚名。
城在东南诚第一,江湖只向坐中窥。
斯堂占胜名天下,况有仁皇御制诗。
政成五月愧前贤,又向东风解画船。
却羡乐天诗里道,皇恩曾许住三年。
湖上秋风满,归怀岂易宽。
身随秦树老,梦入浙江寒。
为客久应厌,到家贫亦安。
吴儿经年不识雪,忽惊大片遮空来。
黑帝不分苦荒拙,六花一夜随风开。
平明扫径招佳客,座上岂无邹与枚。
结驷乘春小队斜,朱衣同拂赤城霞。
行营十里新栽柳,属邑千门旧种花。
凤斝乱飞青玉案,虎符高卧白云衙。
卷帘不见草萋萋,鶗鴂畏寒向我啼。
病久竹妨行药径,春来水涨浣纱溪。
篱边卧犬惊花吠,雨外飞鸠觅树栖。
从别后,倏忽几经秋。
忆昔与君初觌面,双峰隔水共扁舟。
此意在心头。
世祖丕图天广大,外臣雄镇海门西。
风高霄汉旌旗动,日射沙营剑戟齐。
元帅虎符秋气肃,三军鳞甲晓尘低。
兰省故人何寂寞,柴门今雨独徘徊。
老夫老向愁边去,春日春从病里来。
王粲空传邺下咏,山公不复习池回。
湖上云烟百态新,湖边幽趣属闲身。
春风杨子江头路,白首行人又问津。
十年师友更谁亲,四月江皋手重分。
不学轻交如覆雨,应知小厦未连云。
凤雏岂是笼中物,龙种常思冀北群。
东家老人语且悲,衰年却忆垂髫时。
王师百万若过客,青盖夜出民不知。
巷南巷北痴儿女,把臂牵衣学番语。
称庆还乡郡吏归,端忧明发俨朝衣。
首开三百六旬日,新知四十九年非。
当官补拙犹勤虑,游宦量才已息机。
波涛千里隔,抱疾亦相寻。
会宿逢高士,辞归值积霖。
丛桑山店迥,孤烛海船深。
相见又相别,大江秋水深。
悲欢一世事,去住两乡心。
淅沥篱下叶,凄清阶上琴。
太乙初分何处寻,空留历数变人心。
九天日月移朝暮,万里山川换古今。
风动水光吞远峤,雨添岚气没高林。
宠至乃不惊,罪及非无由。
奔迸历畏途,缅貌赴偏陬。
牧此雕弊氓,属当赋敛秋。
李君才华世希有,湖海清名在人口。
连年踪迹爱狂游,马蹄遍向天涯走。
春风二月度鄱阳,买舟远下南斗傍。
繁华南国里,流水古城边。
剖竹人将去,投林鸟竞翩。
潭光澄日夕,柳色变春先。
荒坟秋树影萧萧,只有孤僧伴寂寥。
二帝游魂归不得,百年枯骨恨难消。
山空永夜愁寒雨,江阔悲风起暮潮。
一官几度任升沉,苏堤何如宦海深。
荒徼花封犹厌老,冰清莲幕独知心。
高情原不粘轩冕,傲骨因之长竹林。
仙李人间亦武林,朱明白下故来心。
实来虚返谁知得,寄语莲池共赏音。
丹丘岂亦避秦馀,谁向花源此卜居。
楼阁昼扃云自护,松苓春长日堪锄。
闲来共醉山中酒,深处应藏内景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