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居与鸟巢邻,日将巢鸟亲。


多生从此性,久集得无身。


树老风终夜,山寒雪见春。

漓江即湘江,戢戢清见石。


其东列群峰,秋色碧复碧。


日出雾露收,草径上逼侧。

泉洞迷藏草没梯,倚岩千佛坐高低。


叠襟山色周回峭,隔树江声隐映齐。


宋刻梁文江令笔,龙蟠龟戴上元题。

寒林日暮息车徒,却得南朝最胜区。


廿载不登禅子榻,一宵权作佛家奴。


齐梁寂寞名犹是,儒释纷纭念已无。

枕上红尘白昼深,眼开欲得息劳心。


灯花暗入僧床冷,山阁冯江万木林。

冶城山翠里,几深浅,白门潮。
恁壁满花秾,等闲换了,碑老苔雕。
迢迢。

偶来人境外,心赏幸随君。


古殿烟霞夕,深山松桂薰。


岩花点寒溜,石磴扫春云。

一径萦纡至此穷,山僧盥漱白云中。


闲吟定后更何事,石上松枝常有风。

红霞小坞地仙家,日出耶溪十里花。


秋竹垣低是何处,有人窗下读南华。

万籁无声昼寂寥,小亭徐坐看花飘。


前山何处来人语,一片归云下晚樵。

萧然行橐赋归农,琴鹤斋前但故踪。


莫道岭南无长物,罗浮携得最高峰。

十尺幽轩锁碧桃,三山罗列画屏高。


登临忽忆吾家近,万仞扶桑压巨鳌。

鸟道千盘压翠微,中峰突兀锁烟霏。


天风两袖扪萝上,不道金丹白日飞。

石磴岧峣挂紫烟,芙蓉万朵石羊眠。


寻仙不用卢敖杖,双跨虬龙入洞天。

飞观临无地,江天在目中。


晚霞工射日,秋水欲浮空。


蓼岸深迷绿,枫林远映红。

雅调遥传世外情,谢家兄弟韵双清。


人如琼树秋逾爽,望去珠江月正盈。


缩地无缘孤雁远,薰兰有约片心明。

栖霞凡五洞,而紫云最胜。
余以光绪己亥四月,同陈吉士及其二子一弟,泛舟至岳坟下,道山径至栖霞禅院止焉。
出拜宋辅文侯墓,遂至紫云洞。

青湖岭下入栖霞,缥缈玉清仙子家。


宫殿春移九芝盖,云烟昼下五华车。


冥冥古柏含溪雨,短短青蒲隐岸沙。

江上龙宫锁寂寥。
重崖高百尺、倚层霄。
空传仙草在山椒。

买得湖船为访君,望中都是北山云。


风前杨柳惊秋晚,波面芰荷愁日曛。


青史纵能传后世,白头休更说从军。

禅宫遥对石城开,上客邀欢载酒来。


霞散千岩成佛土,天开双峡锁香台。


齐梁文物馀残刹,吴楚云山映举杯。

莲社曾书法愿文,青山今日始寻君。


锡分阿耨池中水,钵覆头陀石上云。


花落经从桐院读,灯残钟向竹窗闻。

兴来载酒上湖舲,蹑蹬逶迤望杳冥。


千岁苾刍开上竺,诸天龙象隐南屏。


烟波花港寒仍泛,灯火松门夜不扃。

东游闻汝访灵威,庐阜鄣山策几挥。


天地可容双剑合,风尘吾乞一筇归。


江边待客歌持楫,汉上逢人问息机。

摄山吾未到,先识白眉僧。


瓶汲千江水,堂开七祖灯。


饮泉君早悟,住岳我偏能。

台城树色斜阳暝,残钟隔林催到。
罨碧旧山门,黯楞轩孤窈。
古苔萦绣葆。

云拥飞岚滴翠,日摇光影栖霞。


欲问前朝故事,断碑土绣苔花。

鼓楼冈下路高低,处处萝墙映竹畦。


记得清凉留宿夜,香灯贝叶雨窗西。

鸡笼山阁旧居停,曲槛回廊几度经。


最是城阴秋望好,覆舟遥接蒋山青。

紫藤峰下麓公房,松户阴阴岭月凉。


若到都门宜晓骑,姚坊廿里稻花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