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不幸无霜雪,炎方受命偏。


严寒元本性,困苦却高年。


隔岁图孤立,先春亦偶然。

枝已无南北,冬深一一开。


岁寒如可再,春暖不妨催。


冷艳晴逾出,幽香暮更来。

摇落亦未久,梅花今又芳。


数枝已光艳,一见即清狂。


相对至斜月,无眠空石床。

梅花吾好友,白首益相亲。


岁晏无多日,山空祗两人。


光生罗幌夜,香泛药醪春。

往者江南北,谁分上相忧。


自从开四镇,不复问中州。


精爽凭飞将,衣冠在古丘。

一夕花光动,三春草昧开。


美人未迟暮,羌笛莫徘徊。


蓟北飞香去,江南却月来。

雁门长至候,春色早惊梅。


解渴如琼树,冲寒向玉杯。


舞迎流雪态,歌倚掞天才。

梅花十月已开齐,

日夕花间素手携。

玉映无惭顾家妇,

冰清真是楚狂妻。

春草全无消息,腊雪犹馀踪迹。
越岭寒枝香自折,冷艳奇芳堪惜。


何事寿阳无处觅,吹入谁家横笛。

一气才新物未知,每惭青律与先吹。


雪霜迷素犹嫌早,桃杏虽红且后时。


云鬓自黏飘处粉,玉鞭谁指出墙枝。

十月清霜尚未寒,雪英重叠已如抟。


还悲独咏东园里,老作南州刺史看。


北客见皆惊节气,郡僚痴欲望杯盘。

号令难安四镇强,甘同马革自沉湘。


生无君相兴南国,死有衣冠葬北邙。


碧血自封心更赤,梅花人拜土俱香。

开迟宁逐雪消残,岁底曾经彻骨寒。


未识芳心何处托,欲将冷眼向谁看?


饮余含笑香微吐,暖入凝酥晕不干。


一种天然清意味,每牵幽赏到更阑。

冰蕊舒芬腊欲残,香魂脉脉自凌寒。


先春不借东皇力,冒雪惟容隐士看。


素面浓嫌梨粉艳,仙标狂鄙柳绵干。

靓妆才罢粉痕新,迨晓风回散玉尘。


若遣有情应怅望,已兼残雪又兼春。

娟娟霜月又侵门。
对黄昏。
怯黄昏。

吾闻仙人好楼居,乃在阆风之圃玄洲之墟。
云窗雾阁千仞表,青天十二金芙蕖。


风舟不可以径度,安能跨海骑鲸鱼。

尽道春风有等差,从前谩语待诗家。


今年雪屋亲曾见,的当南枝先着花。

云藏山坞坞藏梅,春意适从何许来。


天与此翁娱寂寞,日携扶老上崔嵬。


草堂须小难为客,霜月正高谁与杯。

岁晚何人肯卜邻,梅于我辈最情亲。


两山尽是经行处,一雪不知多少春。


先后花随人意思,横斜枝写月精神。

南枝寒尽着花迟,入我新年第一诗。


明月向人应有语,老天于物本无私。


自逋之后谁相得,未雪以前春不知。

以诗鸣者累百辈,谁与梅花可相配。


只传冰影月香诗,直到如今美无对。


疏篱把住横斜枝,了不肯受春风知。

木叶绿未脱,菊丛黄始华。


泛萸几何日,尚觉陶巾斜。


寒梅殊不情,矜秋吐奇葩。

竹缘货殖比封君,松爱微官不避秦。


至竟羞与哙等伍,岁寒谁障庾公尘。

有梅无雪不精神,有雪无诗俗了人。


薄暮诗成天又雪,与梅并作十分春。

三分香有七分清,月冷霜寒太瘦生。


山泽之儒君识否,乐天姓氏谪仙名。

逋仙解道影南斜,二百年来蔑以加。


别有脱胎诗一句,自从梅后更无花。

老树生苔冻欲枯,山村雪意晚模糊。


一梢横打竹边过,造化工成水墨图。

自插斜枝垫角巾,诗狂又有老精神。


黄昏酒醒欲归去,月出山来唤住人。

是处溪桥浅带流,山中别有一深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