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洒然林下高风,百年长作贞松偶。
铅华不御,芳馨自远,蕙兰堪友。
蜀苑呼龙,孤山邀鹤,岁寒同守。

暮云凝缟。
对瑶阶素阙,恍疑仙岛。
冻合吟肩,幸炉香犹绕。

翠屏绣枕。
喜此际、玉人同凭。
甚小撷园芳,联趋街鼓,心事徊徨未省。

故园花事待平章。
甚独客、漂流江上。
小海闻歌空断肠。

朦胧残月隐云梢。
度寒宵。
忆春宵。

括囊无咎。
此意谁能剖。
岩石湖波供枕漱。

秦楼凤去,闲过了、踏青佳节。
云髻罢妆梳,新愁难解,妙香空爇。
但夜来、剪取残缣,玉梅传恨,数枝花叶。

探天窟。
凿山骨。
五丁见之应愁绝。

一双银蒜暮丁冬,是东风。
是西风。
吹得疏疏,凉雨打梧桐。

霜崖雪壁花千树,玉骨冰魂月一痕。


芳洁不为尘土涴,琼英跕跕堕云根。

欲为山严作好歌,旧时挟册向山阿。


我无缝雾裁云句,奈此层梯苏磴何。

殖虽无远近,开独占三冬。


怨入胡笳切,香凝素脸秾。


有子调金鼎,遗根益县封。

半映寒溪半映山,不妨朱户借清闲。


诗人带得渠风味,也有香名满世间。

今年剩有冬一月,今冬先得半月春。


留春借冬皆乐事,但苦世上无闲人。


平皋梅花如雪浪,夜色晨光迷滉漾。

庭前梅花八九树,长为春风导先路。


他山消息未曾真,特与诗人映门户。


无情有性悟色空,将影和香作言语。

梅花树下梅花石,花作玉痕石铁色。


黄筌粉本花光枝,风吹数片尤奇特。


何年处士横斜句,影落寒溪印苔碛。

洛水湘娥剪晓冰,枝头五出幻飞霙。


夜来鹤踏高枝折,撒下阶前碎月明。

雪中点缀精神好,月下横陈骨格真。


更有风烟生别恨,隔帘遥望李夫人。

正是江村欲雪时,柴门修竹见横枝。


谁知句里生香处,只许疏帘半面窥。

晴暖不妨临石濑,清寒多是傍柴关。


香须蜂咬应知苦,斜影僧眠得占闲。


数点稀星枝上下,一痕残雪树中间。

朔雪吹吟屋,春风驻酒家。


野塘冰上雁,官柳月中鸦。


玉馔寒沙笋,金齑夜雨芽。

水石生来瘦,乾坤孕此情。


寒溪千尺照,残雪数枝横。


光射霜髯逼,酥浮玉面争。

溪北溪南十万枝,洞门深锁几人知。


月香水影无多语,姑射罗浮自一奇。


千里喜传春信早,孤筇偏爱夕阳迟。

麟经家学保青毡,文采风流艺且贤。


池草西堂生梦里,官梅东阁到吟边。


会稽望去无多路,朋旧别来今几年。

南枝向暖竞先开,何处人间有玉台。


冰艳雪臞浑好在,月香水影入诗来。


逋翁湖上清魂返,仙子罗浮小仗回。

岁寒冉冉馀冰霜,留此一树先春芳。


山农能事数独步,净扫楮素摇兔芒。


龙池波腾鸲眼裂,喷薄元云沁苍雪。

画堂六月飞严霜,客持此幅梅花芳。


乍窥疑浮初月影,细对忽丽繁星芒。


塞垣风高吹石裂,岭南天低不受雪。

山云黯黯复冥冥,酿雪为霖总未成。


忽见梅花如着意,即看诗草可怜生。


月来粉蝶浑无影,风度黄昏似有声。

邳州城下雪霏霏,春入无端暖尚微。


映日忽疏还复密,随风欲堕却仍飞。


沙头渔艇寒收网,岸上人家昼掩扉。

坐有三吴客,天寒重所思。


梅花何处发,春信隔江迟。


雪月摇疏影,山村出几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