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波中出吴境,霞际登楚岑。


山寺一别来,云萝三改阴。


诗夸碧云句,道证青莲心。

积雨已连月,长沙尚春寒。


今朝定何朝,唤客来江干。


问讯湘西寺,雾重江漫漫。

厌上乌桥送别频,湖光烂熳望行人。

欲将夜舸陪嘉月,肯住空林伴老身。

独鹤翩翻飞不定,归云萧散会无因。

登高此日吾惟汝,把酒他年忆菊时。


酒剧江山聊自放,菊深风雨为谁迟。


谩于孔乐伤王赋,莫遣将归学宋悲。

不入襄阳府,秋山每自来。


那知楚峰上,还共菊花杯。


帽落层云迥,风生万壑开。

汉江南北何萦纡,千山万山肩相扶。


中间伟然一丈夫,岘山之楚鹿门苏。


我行一舍到苏岭,忆与许子同奔趋。

山人何处抱琴归,遥想楼台隔翠微。


老树风生舟正泊,空江日落雁初飞。


岂无赋客能招隐,亦有渔翁醉息机。

洪谷仙去五百年,丹青流落何翛然。


九疑之山何突兀,乱云惨澹秋风前。


寻幽忽有蓬莱仙,歌声隐约清溪边。

峰迥留深隐,天青袭素袍。
栖身断人迹,游目送鸿毛。
树挂栖崖鸷,藤悬饮子猱。
一来说法众皈依,云水无心又复归。
处处逢僧留半偈,时时礼佛备三衣。
斋筵赴遍人缘喜,净业修多世态违。
天高气肃万峰青,荏苒云烟满户庭。
径僻忽惊黄叶下,树荒犹听午鸡鸣。
山翁有约谈真诀,野客无心任醉醒。
新雨路少人,公子有佳招。
下马语未竟,西城趋连镳。
初云眺江阁,忽欲登山椒。
冥冥蒙蒙方寸天,不知所以然而然。
无根老槎湿风烟,霾云懜懂栖苍玄。
晴窗开卷作三叫,看得米家神气小。
携酒依场圃,班荆共老农。
楼台一水外,风雨万山中。
田叶浮逾绿,溪花湿更红。
秋冷荒台茱菊稀,孤吟徒自绕疏篱。
怪来别驾非刺史,那得青州望白衣。
寺远随云僧半出,山寒带露叶频飞。
掉头不肯事王侯,双树为家老即休。
锡杖躅空曾解虎,木杯浮水不惊鸥。
夕阳咒食临花坞,秋月谈经上竹楼。
旧知洪谷古先俦,五尺横图见十洲。
千嶂排空青玉立,一江流水白云浮。
雕檐共话当年雨,丹叶谁怜满径秋。
蒙蒙烟树楚江湄,寂寞渔村护短篱。
云梦舟中春睡足,醉馀犹记牧之诗。
相过情不浅,好古意何深。
况有图书乐,能胜丝竹音。
光华陈白璧,珍重比南金。
白衣处士息群机,高阁登临送夕晖。
吴地荒凉征马尽,楚山空阔断鸿飞。
画间塔影来朱户,月落钟声隐翠微。
楚山琢青玉,斗酒浮汉江。
叩舷歌明月,慷慨过楚邦。
亡国非所恤,鹿门思老庞。
片帆已挂晓须开,无奈游情日与催。
欲画楚山青万叠,待余行看越山来。
乘兴西行访故人,开堂都讲礼分宾。
敢如嘉淑能酬唱,况复潘杨是世亲。
楚客相思烟浪阔,吴天已过石槐新。
雪样齐纨月样圆,女媭短语写婵媛。
送君小别三千里,昔我浮家二十年。
良马素丝方藉甚,白云黄鹄尚依然。
楚山高复高,楚水深复深。
悠悠行路难,每伤游子心。
游子越险阻,往来桂与郴。
片帆已挂晓须开,无奈游情日与催。
欲画楚山青万叠,待余行看越山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