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种汝深愁深不长,数年今遽出吾墙。


临衢幸不矜全色,隔院应难掩暗香。


敢向纷纷争俗眼,私怜袅袅压时妆。

天涯流落与谁同,雅什重闻正始风。


文阵向来无敌手,诗坛今孰敢论功。


郢中遗唱人难和,冀北成群马遂空。

湘水东边唤渡舟,湘天欲暮使人愁。


岂期陶令来为县,应念庞公不入州。


索我题诗今老矣,看君下笔几时休。

动摇海色危楼上,隔岁听潮惜此筵。


故老依然夸胜会,哀歌欲绝是何年。


花光肯照鱼龙窟,野哭应连雁骛天。

我慕郑子真,躬耕老岩谷。


不慕苏季子,腰金诧宗族。


失脚落尘网,回头念幽独。

客舍那堪闻杜鹃,梦魂惊断竟无眠。


定知此境撩乡思,我亦曾非第二篇。

终日思归未有涯,梦魂无夜不还家。


莫云春树忆太白,流水高山逢伯牙。


卷轴随身虽有厄,风流得罪可无哗。

甘言耻效蜜翁翁,逆耳空馀畎亩忠。


愿子他年似房杜,好将一语记文中。

世路尘埃逐日生,鹿岩高卧自风清。


吾皇有诏求遗逸,行见临雍拜老更。

灯花端为故人然,留客殷勤为击鲜。


更觉门阑增喜气,冰清玉润两俱贤。

竹亭不到几经时,来往逢梅似退之。


遥想吾庐溪上好,十分乡思又关眉。

诗似西湖处士诗,十篇三绝斗清奇。


更将正味森严句,压倒屋檐斜入枝。

长记蓬山旧赏梅,芳樽一笑共君开。


重游未见梅花面,应误君诗得得来。

文集何须较少多,有无相易共渐磨。


宪台清献柳州柳,唐宋人才未易过。

建安分送建溪春,惊起松堂午梦人。


卢老书中才见面,范公碾畔忽飞尘。


十篇北苑诗无敌,两腋清风思有神。

梦到江南咏采蘋,眼中时事一番新。


在官未几发就种,语别又成肠转轮。


老境衣冠宜挂壁,祠宫香火谩颐神。

五年三郡厌间关,心逐东归见雁山。


力上祠章期得请,果回天意可投闲。


疏慵似我宜归去,名德如公合召还。

莫莫休休只欲闲,贵池误照野人颜。


好诗如见元枢面,佳境仍逢相国山。


谈笑从容禅榻畔,翠微仿佛梦魂间。

壮夫白首两同年,又继钱塘唱和篇。


十载音书天上雁,一江风雪峡中船。


西州贤守得高适,东观人才推孟坚。

首遇重华辟四门,郡符帅阃误蒙恩。


路经滟滪少陵鬓,草梦池塘灵运魂。


马运敢辞论水陆,兵储未暇议营屯。

前年蜡屐远寻幽,洞府曾经一宿留。


诗句亲题碧云里,梦魂时到白岩头。


风生见说欲飞去,兴尽何如且罢休。

不作秦人视越人,深怜里舍甑生尘。


恨无广厦容寒士,安得洪炉暖曲身。


草木照人俱有艳,珠玑满地不忧贫。

帝京冠盖同游日,曾忝声名李杜齐。


碧树不堪思远道,栾毫何意睹新题。


书传剑阁鸿犹阻,月满燕关鹊未栖。

冯夷仙人冰玉莹,绿盖云鬟踏明镜。


嫣然一笑隔烟波,露湿胭脂容貌正。


道人心地亦清雅,不染淤泥出正定。

乱后依然旧城郭,青山不老秋云薄。


人民皆非可奈何,岁月无情随逝波。


短世功名何暇论,相逢存殁惊相问。

闲坐蒲团几个穿,晚留一影画鱼船。


日长睡榻千峰里,春近柴门五柳边。


在处云山皆我乐,后来衣钵是谁传。

三尺龙泉八尺身,书生胆气欲惊人。


亦遣偷儿知我辈,还将直道是斯民。

墓前苍干直能奇,勾引先生读断碑。


见说嘉禾曾有颂,平生行止不须疑。

钟离权约同烧汞,吕洞宾呼共屑琼。


便合身随笙鹤去,底须冠剑葬空茔。

平生朋友乐,鱼泳雁飞翔。


如今不复昔,往往深退藏。


安得无言心,相照松柏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