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移舟近仙观,散步值初冬。
落叶溪前路,浮云天外峰。
叩门惟见月,入院不闻钟。
入闽有二愿,啖枫亭荔游武夷。
宋香陈紫次第已到口,惟有升真洞天未及杖策穷厜㕒。
朅来芝城中,快览名山志。
武夷之山周百里,三十六峰云外起。
九曲洄潆水浸山,洞天虽众应难比。
汉祀秦坛共杳冥,升真历历有仙灵。
吾闻武夷山,乃是升真元化之洞天。
中间溪流有九曲,三十六峰峭折相排联。
我家去山七百里,逌然神往已十年。
朝烟作雾寒蒙蒙,肩舆似水浮艨艟。
风回雾敛忽见路,危桥袅柱三枝筇。
空山闻雷却见日,雨脚已过西南峰。
九曲峰头路,吟魂日夜过。
死奇曾是夭,诗好不须多。
谷雨茶谁寄,名山志永讹。
幔亭老仙今王乔,两脚凫舃超矜遥。
仙山仙令六年住,烂醉长生瘿木瓢。
归来载得郁林石,宾朋裙屐恣游遨。
传说篯铿王子骞,宾云遗构落人间。
乾鱼汉祀何年始,遗蜕岩阿不可攀。
棹转菜瓜葵六曲,径无蛇虎雉三斑。
衮衮诸公台省居,可怜无地著吾庐。
前因本是四禅派,今日相追九老图。
忧顾全闽曾倚重,诛锄遗孽岂容逋。
孤台起天半,群峰罗崔巍。
大王挺其间,玉女相因依。
上攀牛斗墟,下窥鸥鹭矶。
拂散征尘曳素袍,小鞍乘兴过林皋。
溪山九曲云烟合,宫阙万年星斗高。
天柱插空留鹤驾,仙船横石待鲸涛。
南北相看一岭分,长怀欲谒武夷君。
个中果隐神仙客,握手交谈迥不群。
乘兴来寻杜使君,乱山矗矗白云深。
武夷仙子能知己,谩写新诗诉此心。
书林追慕紫阳翁,出入尝沾教雨中。
缅仰高山难企及,大开茅塞径能通。
武夷山字,是使君衔上,新来带得。
便觉闲中多胜事,满眼烟霞泉石。
云卷尘劳,风生芒竹,去作山中客。
我七君六旬,从会知无期。
但贪言议合,不误光景非。
先生明当别,吾将俦决疑。
书院新鳌峰,五贤祠学宫。
马邵独避席,将无道不同。
专专论的派,此理谁当穷。
我未识退斋,虚生七十载。
一旦过诸途,未语心先拜。
堂堂眉睫间,礼乐见三代。
大运何茫茫,海桑逝不留。
武夷有乔木,虬枝尚相樛。
自昔擢巍科,为今阐大猷。
汉武升遐几度春,金茎事迹总无闻。
悬崖更不承朝露,空印纤纤十指纹。
长卿非慢世,陶令已辞官。
解组投莲社,逢人戴鹖冠。
青天不可问,白发若为看。
□□霞佩久蹁跹,峭壁崚嶒驾紫烟。
天下名山无此境,世间何地更寻仙。
云迷古洞还丹室,鹤护仙家种玉田。
棹转溪回生面开,此峰竟作别峰猜。
云堆石路迷山脚,忽听鸡声缥缈来。
丹梯百丈挂云门,尺五天高青可扪。
劈破琅玕成老石,当年曾共见曾孙。
翠岩九曲老仙家,玉女峰头炼紫霞。
幻海无人来跨鹤,天河有路可乘槎。
春云细酿幔亭酒,夜雨初煎石鼎茶。
毛竹连云路欲迷,洞门深锁落花迟。
鲁孙几度春风老,未了仙人一局棋。
层峰三叠倚青冥,雾宿云飞自有程。
杳霭又因关造化,故教人世验阴晴。
仙人清磬读黄庭,长听金鸡半夜声。
一夕都随黄鹤去,满巢明月白云生。
辛苦支机耐寂寥,肯同嬴女只吹箫。
金梭昨夜成龙去,上与天孙织绛绡。
西溪漂渺接明河,鼓棹仙人泛立波。
却御长风天上去,虚舟千古插嵯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