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叶梧桐窗外落,金菊出疏篱。
策杖昂簪信步移。
迷我曲江池。

太上混元真一气,莹净若琼琚。
清腾白云不卷舒。
明见有中无。

乍雨笼晴云不定,芳草绿纤柔。
燕语莺啼小院幽。
春色二分休。

一阵晓风花信早,先到小桃枝。
冉冉红云映翠微。
开宴忆瑶池。

别后愁长心字短,宝鸭蕙烟销。
画阁愔愔人去遥,魂梦逐轻桡。


瑶珰不付新来雁,目断碧云遥。

卷起珍珠钩起恨,新月素光流。
不尽遥天不尽秋,更不尽离愁。


金钗钿合虚前约,魂梦误欢游。

浅醉人扶花绰约,蜂蝶恋芳丛。
花信频番春更浓,瑶斝泛东风。


拚它醉懒如云态,云不驻春空。

积雪犹含冻,孤芳自弄春。


虽当车马道,不杂往来尘。


庾岭遥相望,桃源近接邻。

春到小园春草绿,烟雨湿云山。
池上梅花已半残。
无奈晚来寒。

惨惨江云浑不动,玉雪耿孤芳。
萼绿仙人带暗香。
风韵冷尤长。

玉露金风寻胜去,一月看三州。
红叶黄花满意秋。
真是巧装愁。

今岁重阳经闰早,金蕊粲繁枝。
玉殿珠楼步辇随。
高兴在东篱。

元夕晴和中禁好,梅影玉阑干。
峭窄春衫试嫩寒。
金翠会群仙。

武陵贤宰多爱民,若使逋逃犹避秦。


城头常悬岁时雨,洞口不隔天地春。


君探奇踪问渔父,鸡犬日闲似太古。

梁宋人稀鸟自啼,登舻一望倍含悽。


白骨半随河水去,黄云犹傍郡城低。


平陂战地花空落,旧苑春田草未齐。

同是天涯旧布衣,拜官西去忍相违。


临江已觉兰桡动,把酒休辞玉斝飞。


醉倚湖山歌舜禹,闲披经史聚匡韦。

流光冉冉道无闻,短发萧萧雪见侵。


衰矣久无天下志,行乎聊慰老人心。


功名随世吾何感,道德康时力未任。

家居堤下土平檐,人在江中尺许船。


正尔平生事方足,有人狂梦欲登仙。

老后人间百不堪,形容今似过时柑。


液枯自断仙无分,面皱犹宜佛作龛。


更说吴姬儿女事,且寻湘颂友生谈。

篮舆欲上不堪羞,古陌初穷未是愁。


客子天寒依道路,书生岁晚学伊优。


烟中绿树时招手,风里黄芦只点头。

除夕仍为客,今年脚不停。


分身三处梦,共影两同行。


诸子依潭橘,双亲滞楚萍。

周郎十五二十时,皎如玉树阶庭芝。


出门掉臂不揖客,操觚作赋犹从师。


龙驹未腾掣电足,松羔早挺凌霜姿。

宁上山头种禾黍,莫向他乡作羁旅。


山田得雨尚有年,他乡憔悴何人怜。


一身千里家何在,全家更在沅湘外。

武陵倒插西湖边,明河吹碎玛瑙圆。
桃花千树坠红雨,垂杨十里排苍烟。


中有紫髯白晢之神仙,手抱明月湖上眠。

月照大江流不断,一片好清秋。
摇落江关是处愁,兴客且登楼。


侧帽参军今已老,那得更风流。

报道东皇初弭节,芳思满凌晨。
争看钗头彩胜新。
金字写宜春。

杏花榆荚晓风前,云际离离上峡船。


江转数程淹驿骑,楚曾三户少人烟。


看春又过清明节,算老重经癸巳年。

怜君为政处,隔水庐山高。


白鸟飞衔牍,青岚远映袍。


花风香薄领,蔬圃课参曹。

翠影人疏度,波光瑟瑟凝。


帝家金掌露,仙署玉壶冰。


晓井侵星汲,宵厨向月澄。

呼江云来前。
问仙人素鹤,归去何年。
又是山城斜照,绿波晴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