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画者有远意,寓之山水间。


野航当晚急,江阁与秋闲。


嘉树团丹壑,幽花照绿湾。

华岳上逼层霄,可窥星斗之真迹。
黄河来自西极,长送昆仑之正脉。


绮霞彩虹灿一色,枫林岂让柿叶赤。

川原人不到,尽日草亭闲。


秋晚树摇落,天高云往还。


沙边多白鸟,湖上一青山。

石树重阴合,郊亭远色分。


泉飞半空雨,江落数峰云。


幽兴自深坐,长歌谁更闻。

剪破湘云一片春,澹横浓远总宜人。


几时跳出黄尘去,此画中间着此身。

粤王山前云出门,叠嶂层峰万马屯。


龙过怒涛翻石壁,雁回飞雨暗江村。


泉头洗药流花片,松上题诗湿藓痕。

天云惨淡江欲雨,古木阴森精灵语。


春潮夜落富阳江,短篷晓系苍厓树。


篷间文人清隐者,傲视沧浪吟太古。

水于天地间,体物而不倚。


其数为天一,众有之所始。


其辰为壬癸,重任之所揆。

邢家苍苍西屋壁,万壑千峰动寒色。


大江忽转天地回,浮云孤飞日月白。


参差楼观照林红,松桧凄迷起朔风。

悄怆寒山晓,凄迷野水昏。


长桥通古寺,小艇背衡门。


路尽双松上,云生乱石根。

幽人无世事,高卧谢浮名。


山崦晴时出,溪流尽处行。


还闻有渔钓,相问扣柴荆。

松柏不受雕,此亦易知耳。


须看竹有筠,与松相表里。

水月皆内景,入秋倍清晖。


世无善观者,滔滔吾谁归。

怀人得清晤,此乐浩无期。


剡溪兴尽返,未喻伐木诗。

松竹贯寒暑,而梅时往来。


不知姤复意,随人谩徨徊。

散发避炎暑,炎暑苦相寻。


云何对大宾,不见汗沾襟。

莫作溪流看,天命无穷已。


诗人若知得,千古可坐致。

泽气蒸前山,起自肤寸微。


竞看千丈瀑,不悟片云飞。

士非耕钓者,而从蓑笠翁。


人生贵适志,莘渭亦时中。

山堂有何观,四时互兴歇。


万物随天根,东生复西灭。

外物羁絷人,无退亦无遂。


愧彼自由身,朝发夕予至。

江湖半此生,老去徒见画。


看山眼已足,涉险梦犹怕。


老燕久黄壤,遗墨独未化。

公事赋诗纪行役,超然著笔良苦心。


匡庐哀湍走大壑,洞庭橘叶辞空林。


品题六印文章在,流落三朝岁月深。

慈云高阁起层阴,中有蒲庵老见心。


海内才名通晓苑,江南声誉冠丛林。


寄诗常愧刊文集,送画何烦赠屦金。

山家压酒声涓涓,有如细雨鸣春泉。


入门听此发酣兴,何须响落宫商弦。


玉缸新碧洗盏试,青螺击破江头鲜。

何人结屋青山里,终日开窗见山喜。


近峰错落走檐牙,远岫蜿蜒插天嘴。


澄江一道山前过,短棹平分浪痕破。

满地山河如绣,回岩楼阁凌风。


几度春花秋雨,不知秦苑吴宫。

老子胸吞几云梦,剩水残山藏妙用。


酒酣时把墨濡头,收拾乾坤作清供。


粉黛不写儿女颜,秃兔扫尽江南山。

青山嵯峨半空立,万叠芙蓉紫烟湿。


峰前昨夜春雨深,绕涧飞花水流急。


隔屿人烟凡几家,一径苍苔石磴斜。

缭绕云山倚碧空,画图疑与辋川同。


何人放棹烟波里,有客携琴夕照中。


绿树清阴迷远近,小桥流水自西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