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壮日遇重九,跃马□欢游。
如今何事多感,双鬓不禁秋。
目断五陵台路,无复临高千骑,鼓吹簇轻裘。
迟日江山好,老去倦遨游。
好天良夜,自恨无地可销忧。
岂意绮窗朱户,深锁双双玉树,桃扇避风流。
彩舰驾飞鹢,帆影漾江乡。
肥梅天气,一声横玉换新阳。
惊起沙汀鸥鹭,点破暮天寒碧,极目楚天长。
一叶下林表,秋色满蘅皋。
江风吹雨初过,天宇一何高。
蜡屐径来堂上,倚杖翛然长啸,万里看云涛。
小队拥龙节,三度过鲈乡。
烟波万顷,縠纹轻皱湿斜阳。
何处渔舟唱晚,最是芦花风断,欸乃一声长。
人物冠江左,正始有遗音。
谪仙风味,洒然那受一尘侵。
倚马文章天与,霏屑谈辞云委,宣室为虚襟。
一雁破空碧,秋满荻花洲。
淮山淡扫,欲颦眉黛唤人愁。
落日归云天外,目断清江无际,浩荡没轻鸥。
九月月方朔,南极应长庚。
曙色朝烟初展,车骑满郊坰。
已过凤池佳节,未是龙山高宴,来往甚逢迎。
年少耽游冶,脱帽倚红楼。
兴酣龙挈凤攫,文采并珊钩。
目睨公孙妙舞,足付宾王余沥,落拓也风流。
秋浪渺无际,皓月涌冰盘。
半帆风意初定,幽思满湖天。
四望乾坤清冷。
天地毓奇气,巾帼有英雄。
锁春朱户深远,超出绣帷中。
识得人间英杰。
春事到三月,好景易匆匆。
时序推迁如此,安得巧从容。
莫怨驹光难驻,且看双鬟似旧,明岁再相逢。
传道吴公殁,华表复来归。
日日随云上下跨鹤更骖螭。
我始疑人不化,继悟死生至理,此事亦非奇。
乘兴蹑轻屩,登此少陵台。
台上犹存残碣,碣上半苍苔。
追忆先生去后,屈指千馀年矣,今日我重来。

扶醉听歌如未听。
借酒消愁难更醒。
伤春长是意迷离,嫌晓镜。

一日几风雨,做弄菊花天。
暝烟栖定,寒绿寂寞粲孤妍。
酒仄不尽秋冷,客倦渐知人老,时节又灯前。
眼底阅桑海,天与古稀年。
高门江左王谢,名动孝廉船。
犹忆上书北阙,不减洛阳年少,白面吐谈边。
今日是何世,今岁是何年。
君看变幻如许,掩袂复奚言。
依旧飞还退鹢,对影魂销黯黯,浪拍夕阳天。
困语南城阙,愁欲问青天。
病魔何事相嬲,老景逼残年。
北向坏雪蔽日,东向腥风滚雪,井络不胜寒。
楼阁最高处,秋水亘长天。
剧怜江上明月,浩荡不知年。
但见圆灵清澈,倘少琼浆玉液,何计却秋寒。
娲氏有奇癖,炼石补苍天。
不知唾弃余石,沉没几何年。
岂意笔墨之外,独有参微妙法,屈铁一枝寒。
公也古循吏,杖节出夔州。
千家山郭如画,岚翠上南楼。
天遣婆娑老子,消受隐囊纱帽,来领峡中秋。
朔雁下平楚,江上峭帆开。
劳劳南北何事,茸帽暗尘霾。
几点疏林倦鸟,一抹乱山斜照,分手石城隈。
江上雨成例,二月少晴时。
柳枝东面风紧,千缕总飘西。
不见梦中芳草,但见镜中新涨,寒重燕归迟。
今夕是何夕,明月在他乡。
故人颇足清兴,鼓棹溯流光。
水外一重烟树,烟旬一痕山翠,山外数星凉。

端正九秋月,今夜始生明。
扬辉毓秀,飘然海上跨长鲸。
认得灵均初度,直用望舒为御,重耀紫枢庭。

万里碧鸡使,叱驭问邛崃。
枪旗有烨,川秦奔走送龙媒。
好在灵均初度,唤起长庚佳梦,霜月照金罍。
山雨喜开霁,爽气涤烦襟。
晚秋丹叶飘坠,篱菊散黄金。
徙倚关河凝望,回首光阴轻驶,倏忽二毛侵。
太白已仙去,诗骨此山藏。
胸中锦绣如屋,都乞与东皇。
碎剪杏花千树,浓抹胭脂万点,妖艳断人肠。
别驾映旋轸,父老绕称觥。
西风底事于役,造物岂无情。
知道神生嵩岳,大庾岭边和气,未足助欢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