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三吴山水喜秋风,白蟹青虾甬水东。


独步晁丞孙子到,谁怜憔悴众人中。

翡翠钩寒陪晓月,珊瑚枕净揖高丘。


人间聚散何须问,梦断西陵更送秋。

周郎生儒雅。
小乔正初嫁。
当年英气谁堪亚。

水流云在,看历劫、多幻鱼龙游物。
磈礧胸中浇不尽,曾立吴山题壁。
骥伏江城,鸳栖香岛,蝶梦罗浮雪。

花片飞飞柳色深,登楼一倍搅乡心。


长堤烟草迷人去,远寺斜阳带磬沉。


江水无风时起浪,春云不雨每成阴。

未了乾坤一局棋,都门琴剑暂分携。


莫嗟海上屠鲸手,且待人间补衮时。


梅蕊信同春漏泄,雪舟人共世推移。

江水东流灏气奔,柁楼斜逐树昏昏。


此行孤负青山色,秋雨秋风下白门。

排空雄石势岧峣,百丈横江走老蛟。


汀水入溪归一束,漳江出海第三条。


名儒学舍今零落,野老乡村更寂寥。

江东桥上望,山上邺山堂。


道学无馀子,先生有瓣香。


艰难丁末造,阅历冷沧桑。

后游从二客,老兴拟东坡。


北斗天容净,南山树色多。


炎威消酷吏,幻梦冷春婆。

撑空何物,竦苍苍翠翠,凌波欲渡。
过客低徊迷望眼,解道非花非树。
疑是孤山,不然笋峤,或者将军虎。

昔年漂泊记曾游,碧树蝉声又带秋。


滑滑泥行青嶂路,翩翩风倚夕阳楼。


人夸驯雉碑犹在,书托文鳞水漫流。

几日都亭避宪骢,使台分节按江东。


朝端旧简飞霜白,关外连艘饷粟红。


晨鼓叠喧鸡埭月,暝帆遥卸雀桁风。

上林春色老朱樱,谁见联科纪佛名。


睢苑妍辞俱右席,太丘遗业肯惭卿。


离歌坐写埙篪恨,邑政行闻鲁卫声。

无复同趋尺五天,湖山佳处想联翩。


看君挥手谢送者,使我销魂惟黯然。


闪雨不成张祖席,停云空自寄诗篇。

天上图书群玉府,仙晨日月道家山。


行行合在烟霄地,去去犹参论撰班。


使者绣衣看更好,从官华橐未应悭。

飞楼缥缈,疑行云、势压鲸川雄杰。
宾主落成登眺日,正是炎蒸时节。
把酒临风,凭阑一笑,忘尽人间热。

南游三载,只江山、不负中原诗客。
万里行装无别物,满意风云泉石。
牛斗星边,灵槎缥缈,鬓影银河湿。

月临南吕,正庭阶、开到尧蓂三叶。
风露清明钟气质,诞作人间豪杰。
器宇宏深,襟灵阔远,物我俱融彻。

九秋风露,洗尘埃、人似华峰独立。
兰省东南经济地,正赖风流筹画。
湖海胸襟,冰霜气节,邈矣公难及。

吴侬呼剑每通神,铸作由来极苦辛。


天下纵无增价士,夜中须有识光人。


即今况蹑青云地,何日重翻紫陌尘?


令弟两街清显甚,定应携手接星辰。

长年京下送人归,初及扁舟指翠微。


岂意遂闻鸿鹄操?


却须同制芰荷衣。


清江碧树重重见,紫燕黄鹂处处飞。

九华山下女萝丛,使者旌旗发粤中。


昔至本膺丹诏重,今归惟颂白头公。


百年自喜行藏定,千里何当语笑同?


门口侍船应有待,大江西即大江东。

云间列岫映朱楼,江水东来打石头。


不是行人惜光景,人心旧有帝王州。

俱飞仍失路,彩服迩清波。


地积东南美,朝遗甲乙科。


客愁千里别,春色五湖多。

人生何能为,寄迹梦寐中。


之子又远去,扁舟逐江风。


而我独栖栖,弱羽挂樊笼。

酌我一樽酒,送君千里行。


青天连上党,秋雁回汾并。


戍垒鞠芳草,耕夫歌太平。

簪履盛元幕,领袖属英游。
登车揽辔馀事,何止客诸侯。
看尽巫云岷雪,却访庐峰湓浦,砥柱赞中流。
岁寒君子意,穷达见情均。
多谢江南信,偏怜泽畔人。
明珠惊照夜,寒谷顿生春。
福星分野大江东,道味蓬山聚话中。
漠漠暮云诗兴感,依依何日酒樽同。
虚心无我爰咨度,养气知言协粹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