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。

蒌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。

两两归鸿欲破群,依依还似北归人。


遥知朔漠多风雪,更待江南半月春。

扁舟泊云岛,倚棹念乡国。


四望不见人,烟江澹秋色。


客心贫易动,日入愁未息。

碧云吞日天欲暮,城西捩柁城东路。


莼羹菰饭香满船,正是江头落帆处。


荻洲渔火远更明,烟水苍茫闻雁声。

江林多秀发,云日复相鲜。


征路那逢此,春心益渺然。


兴来只自得,佳气莫能传。

黄芦洲渚赤枫林,林外残阳叠嶂深。


记得广陵城里市,董源横障卖千金。

春来客思独萧骚,处处东田没野蒿。


雷雨满江喧日夜,扁舟经月住风涛。


流民失业乘时横,原兽争群薄暮号。

去时烟雨沅江暮,此日沅江暮雨归。


水漫远沙村市改,泊依旧店主人非。


草深廨宇无官住,花落僧房有鸟啼。

念昔西归时,晚泊吴江口。


回堤溯清风,淡月生古柳。


夕鸟独远来,渔舟犹在后。

云物阴寂历,竹木寒青苍。


水冷鹭鸶立,烟月愁昏黄。

鹧鸪飞尽一洲绩,帆带秋云度远津。


底事愁看画中景,昨朝曾送渡江人。

挂帆早拍云涛堆,落帆暮上姑苏台。


天沉海峤鸟飞去,雨入太湖云不来。


西施白苎岂复唱,吴王故苑俱成灰。

落日照平流,晴空万里秋。


轻明动枫叶,点的乱沙鸥。


罾网鱼梁静,籉簦稻穗收。

细竹通凉,疏苔媚雨,晓帘慵卷。
窥花隔座,镜里暗传娇眼。
最怜他、伤春未工,画眉错问愁深浅。

短长亭下景,引睇入吟哦。


疏树立寒色,短烟行夕波。


山空秋气老,江远客愁多。

吴台越峤两分津,万万樯乌簇夜云。


吟尽长江一江月,更无人似谢将军。

树远天疑尽,江奔地欲随。


孤帆落何处,残日更新离。


客是凄凉本,情为系滞枝。

船泊大江口,行人与马争。


不如渔艇子,高卧待潮平。

去年曾到此,久立滞前程。


岐路时难处,风涛晚未平。


汀蝉含老韵,岸荻簇枯声。

怪东风、不喜放晴光,朝朝酿春阴。
把春人滋味,酿成酸苦,都似秋心。
百五韶华有限,归棹阁江浔。

水光只肯净涵虚,分浦通村路却无。


风日向低鸿雁落,钓竿一半出菰蒲。

扁舟何处渡长津,水阔烟生不见身。


莫向西岩敛高楫,天涯时有暮归人。

远峰眉黛伤心碧。
荒凉古道飞黄叶。
家住在江南。

炊烟一霎遥天暝。
乱鸦飞破垂杨影。
何处是乡关。

系缆江干正长潮,荻芦风起晚萧萧。


人才有数传千古,山水无情送六朝。


铁瓮城荒斜照冷,金陵气王阵云销。

满山黄叶乱秋晴,风款横江一棹轻。


老屋溪南归未得,十年风雨最关情。

水面无波千里镜,日斜倒影一溪红。


渔舟不动飞鸟急,淡淡碧烟蘋末风。

老树苍崖渍雨秋,布帆风满夕阳舟。


生平一半江湖梦,不到元龙百尺楼。

雁尽不传江上信,词人幽抱若为裁。


渔灯晚杂烽烟起,野柝时闻戍鼓催。


台在早占南武拜,波平终见越裳来。

绣毂香车入凤城,春风犹放半江晴。


潮声归海鸟初下,一片伤心画不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