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灵凤翔兮千仞,大鹏飞兮六月,虽凭力而易举,终候时而难发。
不如深泽之鸟焉,顺归潮而出没,迹已存于江汉,心非系于城阙。
吮红藻,翻碧莲;刷雾露。

碧天霜冷月明多,平澧风交湘水波。


夜夜枫林惊客棹,村村铜鼓和蛮歌。

绿萝山豁午烟开,野贩山樵竞野回。

巫山花巳红,楚水波新绿。
两两浣沙人,照影斗妆束。


笑问《竹枝词》,何如《采莲曲》。

时女玩春翘,新梅发远条。


风香随步步,云彩艳朝朝。


怅望迷晴浦,音书候晚潮。

江上风帆日日归,独自狂夫音信稀。


无因化作鵁鶄鸟,随著郎船到处飞。

湘水无潮秋水阔,湘中月落行人发。


送人发,送人归,白蘋茫茫鹧鸪飞。

杏脸杨柳眉,秋江映如觌。


那能映妾心,令君一察识。

九疑点点是离愁,泪作潇湘万古流。


梧野至今迷玉辇,重华何处得珠丘。


遗宫仿佛当南岳,旧事苍茫问白头。

尖头船子荡田边,莼线秋来处处牵。


更向越来溪畔去,吴娘鸡豆点茶鲜。

莺脰银鱼细似丝,紫须秋蟹饱霜时。


鲈鱼肉紧堪为腊,绝胜吴淞人不知。

鸭嘴船轻去不迟,吴儿十岁作舟师。


舵楼有女歌相接,唱罢杨枝又竹枝。

吴江风味胜姑苏,玉鲙金莲世所无。


桥北三腮休道美,桥南更有四腮鲈。

乘晓南湖去,参差叠浪横。


前洲在何处,霜里雁嘤嘤。

家寄征江岸,征人几岁游。


不知潮水信,每日到沙头。

松江深处八九尺,去眼百里长风波。


吾山井泉废不汲,一泓不知深几何。


君家自无千尺绠,那知江深不如井。

摇漾越江春,相将看白蘋。


归时不觉夜,出浦月随人。

江水春沉沉,上有双竹林。


竹叶坏水色,郎亦坏人心。

夹岸千桃花,红晕双蛾绿。


恼杀冶游儿,丝鞭映江曲。

鬓边残雪几春秋,自说生来不解忧。


晚食得鱼吹荻火,秋盘寻笋舣松舟。


布裙斗酒不须恶,明月清风且相乐。

清江芙蕖玉可怜,岸花汀草自年年。
来鸿去雁不相识,晓露无声香暗泣。


江楼缥缈如花人,望之见之不可亲。

二日看山快旅情,不知虚骇已多经。


傍人莫怪舟行稳,来往溪禽识使旌。

天柱滩连惶恐滩,南来此是利名关。


行人不怕波涛恶,来过滩头重载还。

嶕石崚嶒障逝波,鹧鸪啼处女郎歌。


滩流已隔梅关远,犹问还家路几多。

一滩险过一难来,乱石拦江一线开。


喷雪奔涛三百里,游心多向此中灰。

章水西连贡水回,橹声摇过郁孤台。


储潭庙里赛神出,几片香烟树杪来。

雨过水添波,鸳鸯来渐多。


春江深可爱,其奈别愁何。

佳人青雀舫,公子木兰舟。
游戏青枫浦,沿泗绿水洲。
向晚江风起,齐归花渡头。
小姑撑小艇,来往越江滨。
溪月裁眉出,川云学鬓分。
微风柳下起,吹动石榴裙。
溪桥箫鼓闹,江路锦云铺。
彩鹢双双并,游龙两两俱。
齐乘潮水涨,来戏海中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