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征轺早发都门道,强欲留君计不成。
五夜芙蓉城里梦,一杯杨柳渡头情。
他年儗踏金鳌背,此日先听彩凤声。
落落澄川老,青云早乞身。
有怀寻水石,无梦动星辰。
祖席燕台下,归舲潞水滨。
霁色绕明驾艇还,人来画里听潺潺。
云端只放三分月,雪后刚留一尺山。
柔橹咿哑新涨外,远帆明灭夕阳间。
暨城斗大江之隅,县慰一官尤区区。
天柱倾颓地维裂,孤垣七尺屹不折。
王师百万渡江来,降幡遍竖城门开。
玉人仍是紫芝眉,五世嘉占得凤飞。
果满车中潘令去,马盘楼下庾郎归。
东床寄傲便便腹,北路腾装粲粲衣。
一麾遥驻水云间,闻说铃斋尽日闲。
蝗似九江那敢近,珠于合浦定先还。
天人影响从千古,贤哲功名正一斑。
日把文书揖上官,恐将心事负儒冠。
尘埃日月忙中度,学问工夫实处难。
莺谷已成经岁别,鹪巢且向一枝安。
学省穿杨末,江城振羽端。
声名人不忌,仕宦意常宽。
缺月天将曙,孤村岁已寒。
欲说澄江好,丹青百雉楼。
山明新雨泽,潮涌乱云流。
贤守声先至,疲民疾已瘳。
江左词章伯,朝端俊伟人。
燕居文会友,得志泽加民。
自是无心镜,俱传有脚春。
独立金鳌背,乾坤浩荡间。
远吞四海水,低压五州山。
说法骊龙听,忘机鸥鸟闲。
三年萍迹客神京,一拜萱堂又此行。
山色欲冥知雨信,岸痕齐剥记潮生。
乡书不到肠堪断,海寇初闻梦亦惊。
六年疏僻赖相维,犹记河边酌别时。
归兴暮云同缥缈,愁怀秋草共披离。
仕途萦折还幽谷,世态峥嵘又弈棋。
自古江南地,澄江小翠微。
讼清衙散早,路僻客来稀。
季子高风在,春申故宅非。
君不见苏秦昔上秦王书,嫂不下机妻不炊。
青灯长夜股流血,黄金六印何累累。
又不见陶渊明,富贵视之鸿毛轻。
江阴胜景接湖海,水国名乡富鱼蟹。
张侯释褐绾铜章,父老欣传得贤宰。
秋风潞水片帆轻,淮月当空夜正明。
悬崖曲曲水潺潺,九里江城十八湾。
两岸幽篁深蔽日,忽然断处见青山。
海宇清宁,甚蓦地、飞传羽檄。
回首处、萑苻啸聚,烽烟南北。
百雉先几雄版筑,一方从此安磐石。
青门隐者人不识,骑鹤来寻华盖君。
姹女夜栖丹鼎火,玉妃春绣紫衣云。
愁闻南国旌旗暗,爱听中天歌吹分。
西浙因曾究竟看,澄江端的是风寒。
户门人合为防密,南北天非立限宽。
误认孤军成僻小,谁思紧处是辛酸。
听到乡音熟,沿途减客愁。
田园认游子,风雨送归舟。
浩劫怀前度,炎州记昔游。
生于吴楚爱幽并,五岳填胸不可平。
少壮渐过添老态,江湖行遍减山情。
高吟斗室春回座,腊雨连宵冷入城。
去年浪迹入都门,跋涉曾同南北辕。
高唱神驰三不管,娱游心醉万生园。
已无脑力供胥象,可有伊洪度梦魂。
男儿事业半他乡,旅雁年年寄恨长。
几缕新丝添碧发,三生旧梦感沧浪。
明明如月隔千里,渺渺愁余各一方。
回首苏台几旧盟,春华秋实各蜚声。
光阴原似驹驰隙,世事真如棋在枰。
老骥雄心嗟伏枥,男儿伟业问屠鲸。
谁维天柱持坤垠,佥曰孝子曰忠卢。
卓哉阎公冯与陈,孤忠同日成三仁。
昔年王师定中原,天戈所临竖降幡。
江上城隍古镜中,城边山色翠屏风。
鱼虾接海随时足,稻米连湖逐岁丰。
太伯人民堪教育,春申沟港可疏通。
检点诗篇方细读,忽传新渥照澄江。
荣公铜虎非渠事,旧忆河豚是此邦。
萧散盖公宜置舍,风流谢守想临窗。
雨后侵篙一尺浑,败蒲衰柳乱填门。
梦闻断角送馀向,起看新潮到旧痕。
处处鱼盐成市井,家家罾笱长儿孙。
海上帆来何处客,烟中犬吠几人家。
云寒雁影翻红照,水落鸥群占白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