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天道幽且远,鬼神茫昧然。


结发念善事,黾勉六九年。


弱冠逢世阻,始室丧其偏。

棠阴日,棠阴日,清美近花朝。
共喜治中持福笔,春当霄汉布宽条。
兰蕙雪初销。

蟠桃熟,蟠桃熟,一熟一千年。
比似相公正年少,朱颜绿鬓锦蝉连。
肉色更光鲜。

春光九十日,半为风雨欺。


人生一百年,怀抱无好时。


兹辰复何辰,晴烟霏柳丝。

君家两参预,汉代韦平氏。


留耕而耕存,惟有是以似。


乃祖忠文公,补天扶国是。

两玉人俱出相家,一时顿有富才华。


登楼赋咏追王粲,落帽风流致孟嘉。


未肯一茎生白发,相逢九日醉黄花。

宇宙中间道最大,禅仙并立儒为尊。


谁将幻怪惊愚俗,总向虚空认法门。


此土犹知名教重,昔人尚有典刑存。

欲闻真息耗,无使梓潼来。


烽火平时报,田畴乱后开。


徒歌王粲赋,不直士元才。

箳篂三载诵贤侯,折柳邮亭菊又秋。


无翼解随云北去,有心长注海东流。


千崖雨意留行旆,七里滩头送去舟。

天台万丈下灵光,便合乘旗翳凤凰。


身在金台天北阙,手提铜柱地南荒。


一生许国心如铁,万里封侯鬓未霜。

冰玉古溪山,治中今仕元。


邦人敬文简,道化望曾孙。


朱子书堂在,东莱讲席存。

天一云衣无定态,眼中时事休惊。
年来钟鼎到书生。
一麾仍出守,五马看专城。

漫兴诗酒里,茶山复何为。


使君领客来,达尊亦嘻嘻。


别驾真不凡,咳唾墨淋漓。

一违鹓鹭行中去,两度江河补外行。


吏校远迎茅步市,旌麾先过汉阳城。


民间鱼稻富生理,幕下宾僚多宦情。

太阳病,项背强几几,无汗,恶风,葛根汤主之。


葛根汤方


葛根四两麻黄三两(去节)桂枝二两(去皮)芍药二两(切)甘草二两(炙)生姜三两(切)大枣十二枚(掰)


右七味[口父]咀,以水一斗,先煮麻黄葛根,减二升,去沫,内诸药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复取微似汗,不须啜粥,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。


太阳与阳明合病者,必自下利,葛根汤主之。

谁似张京兆,名驹快月题。
驿程扬子外,官阁秣陵西。
射雉芜深翳,藏乌柳暗啼。
细柳青丝袅,孤云白练轻。
枝随金缕断,影趁绣衣行。
日丽南山树,烟迷北斗城。
南荒万里握戎机,共诧君侯奏凯归。
出界旧传铜作柱,过家新喜锦为衣。
梯航入贡鲸波远,溪洞消兵羽檄稀。
金粟寺中公廨静,白昼事闲如治蒲。
沙棠为舟稳可泛,郎官之湖今岂无?
啄花莺坐水杨柳,雪藕人歌山鹧鸪。
日西上马踏归路,小队大呼惊道吾。
湖上筵开张水戏,卷幔凉风吹短蒲。
大鱼听乐浪头出,小艇卖花城内无。
丙鼎庚庚识饕餮,甲煎斑斑炙鹧鸪。
夜署无金凛四知,郡门流水见心期。
西瓯望岁情方切,东粤扳辕去尚迟。
帝里肯堂留旧泽,蛮乡归梦写新诗。
骥足风尘一展开,士元何啻治中才。
劳如晋鄙阳城在,清自关西伯起来。
书考适逢龙虎榜,送行还上凤凰台。
野服芒鞋踏藓斑,千峰约饬整云鬟。
山行陡觉精神健,老去惟贪耳目闲。
步武来寻僧舍旧,话言应想夜窗闲。
海上东风吹鬓毛,杏花开处雨萧骚。
荐书旧最司征考,宫锦新裁别驾袍。
落日山城旌旆远,拍天春水柁楼高。
见平蛮诗卷,都道是、胆包躯。
听细话平生,辞虽慷慨,气却舒徐。
春风忽然吹兴,正琼花时节别江都。
芜城孤起暮云中,边燧漂沈楼橹空。
鬼燐不销忠义血,史臣谁著简书功?
铜盐利聚吴王国,歌舞香残炀帝宫。
惟有红楼旧时月,朱帘随处卷春风。
高下溪声三百滩,好山高入帝青寒。
雄藩择牧金投冶,别驾行春锦覆鞍。
茶焙香销芽尚采,砚坑云冷石仍刓。
九天日影照三城,一样光风几样青。
鹪周自奋花间翼,沧海横奔九万鲸。
鲸鳞欲化三山圯,翻波击浪三千起。
我生岂不辰,贫贱亦偶然。
读书饭脱粟,差可乐馀年。
艺麻室南端,种桑屋东偏。
岷蜀古多士,声名争颉颃。
近代推三苏,奋发眉之阳。
君侯亦眉人,源委故深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