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愚翁髫髦昔垂耳,曾向华台借窗几。


小冠短褐随先生,风雨孤灯读经史。


气粗胆大眼无人,拔擢犀象角连齿。

湘西岳麓法华台,四十年中又再来。


惟石与松如雅故,问僧并寺已尘埃。


区区独恨恩难报,负负无言志已颓。

三旬襆被西亭宿,卧对唐碑看不足。


重闱锁断夕阳天,恰似当时万竿竹。


直须彻棘对愚潇,始见西亭真面目。

西亭有名字,未若东亭宽。


东亭揽秀者,一目万峰峦。


云兴势浩浩,海立波漫漫。

生公曾坐讲,童子本来明。


寂寂春光晚,半塘流水清。


身心为净土,千古话风铃。

野寺寻春春已迟,青山一路鸟空啼。


何人为倚东楼柱,可有文词咏碧鸡。

南出长沙城,西渡潇湘水。


谁铺碧鲛绡,迥透黄金底。


中分橘直洲,隐若鳌背起。

丹书何切切,滴心不滴血。


纵使血可乾,其如心不竭。


蜀鸟啼作花,至今万山缬。

除岁迎年忙不了,独游华寺探新春。
寺僧亦向忙中去,让与梅花作主人。
松雨时复滴,寺门清且凉。
此心竟谁证,回憩支公床。
壁画感灵迹,龛经传异香。
为有云萝癖,青山就短墙。
古烟巢磊砢,新水漾潇湘。
薄饮忘僧戒,高吟喜客狂。
近学无生偈,莲华染佛香。
避人云欲懒,就水野偏长。
鱼以听经跃,花滋微笑芳。
花经人意晚,醉色洽秋霜。
久不同僧话,安知制象狂。
六经皆注脚,一品自名香。
高松散晓霜,梵诵满诸方。
山就藏书地,游因选佛场。
桂香连席草,竹色入藤床。
火宅莲华露特寒,比来禅味憺忘餐。
净名复有称摩诘,凿齿非徒对道安。
物论已齐庄马喻,经文重把鲁鱼看。
我无适俗姿,发兴在林嶂。
前身一义堕,好山输百丈。
永怀住山人,败毳裹龙象。
玉林散策才亭午,九曲流觞对偃松。
脱尽皮肤见真实,卧看桃李竞丰容。
上方细看锥沙刻,丈室连浇玉乳浓。
佳日当春秋,酒兵逞潜伏。
来自馀不溪,劝我双瑞竹。
摩空尽廓廖,树地夸敏速。
石斗山头弁山麓,年年香市夸吴俗。
春日融和车马喧,甘露杨枝人乞福。
传说齐女道绩贤,持诵法华二十年。
谁携厨馔访烟萝,一路薰风扬绮罗。
遗老昔曾称菩萨,名园今已属头陀。
梦中蝴蝶迷人惯,世外莺花奉佛多。
乌鹊飞飞过寺门,数声钟磬又黄昏。
鸡栖于埘晚山碧,两牛偃蹇万钧力。
黄钟满脰鸣相欢,歘起缘何作勍敌。
水牯败绩秋风前,穿林觳觫蹊人田。
出俗皆言为息机,性灵净僻似师稀。
前山月落夜吟罢,深院菊荒秋讲归。
溪雾锁窗灯焰短,雪风敲竹磬声微。
晓雾散晴渚,秋色满湘山。
青鞋黄帽,忺与名士共跻攀。
窈窕深林幽谷,诘曲危亭飞观,俯首视尘寰。
小憩虚斋夕,何人笑语同。
青云一才子,白发两衰翁。
节物逢春好,名区有路通。
故庐湖水曲,门对法华山。
百里空荒外,三峰晻霭间。
倦游烦汲引,阔步强跻攀。
穷居谢世故,久厌夷落喧。
出亦何所适,往往傲石门。
石门在山腰,东西列祇园。
偃盖著地卧,清瑶傍渠走。
散入流觞台,转若珠曲九。
淙淙不知休,还赴石鲸口。
区中无由舒眼界,欲上云峰观九派。
颇闻黄龙擅奇特,傥得窥临真一快。
清苕一线仅委蛇,具区万顷何滂湃。
若耶溪畔云门僧,夜闲燕坐听真乘。
莲花秘偈药草喻,二师身住口不住。
凿井求泉会到源,闭门避火终迷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