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秋风团扇未惊心,笑看妆台落叶侵。


绣凤不教金缕暗,青楼何处有寒砧。

炉爇旃檀不称贫,霏霏玉露湿禅巾。


紫金地上三更月,红藕香中一病身。


少室少年偏入梦,多时多事去无因。

青莎满地无三径,白发缘头忝四人。

官职谬齐商岭客,姓名那重汉廷臣。

圣朝寡罪容衰齿,愚叟多惭未退身。

黄河岸柳衰,城下渡流澌。


年长从公懒,天寒入府迟。


家山望几遍,魏阙赴何时。

归计信悠悠。
归去谁留。
梦随江水绕沙洲。

九陌尽风尘,嚣嚣昼复昏。


古今人不断,南北路长存。


叶落上阳树,草衰金谷园。

不堪俱失意,相送出东周。


缘切倚门恋,倍添为客愁。


春山和雪静,寒水带冰流。

万国朝天中,东隅道最长。


吾生美无度,高驾仕春坊。


出入蓬山里,逍遥伊水傍。

海东推出水晶毬,碧抹晴空暝霭收。


素景独宜惟上节,清光无敌是中秋。


家为梵室黄金界,人在天宫白玉楼。

虽勤车马役,而与故人同。


濯热宜清洛,忘饥为碧松。


御风思御寇,缩地忆壶公。

频年洛阳道,秋月照征车。


关口朝烟上,伊川晓日初。


舣船看饮马,投策数游鱼。

赤日彤霞照晚坡,东州道路兴如何。

蝉离楚柳鸣犹少,叶到嵩云落渐多。

海内自为闲去住,关头谁问旧经过。

万方文物洽尧雍,若论声明极洛中。


地自水南连洛北,治从真庙到神宗。


总将六合清明气,散作三川礼让风。

露盘金索出危岑,风卷惊尘扑翠林。


五夜清场严佛事,一犁甘澍慰民心。


圣君旰食忧应减,守吏斋诚祷更深。

千里江山一梦回,悔缘名利入尘埃。


年光到处皆堪赏,谁与愁眉唱一杯。

洛阳犹自有残春,水北原南草色新。


山酒一卮歌一曲,不能回避看花尘。

洛城今古足繁华,最恨乔家似石家。


行到窈娘身没处,水边愁见亚枝花。

几年方岳借雄才,奕叶龙章汉殿来。


帝宠骤移中执法,军容初建大行台。


戈鋋掩映崤陵日,鼓吹喧传洛水雷。

雨花台畔乍停车,重睹青鸾下玉除。


大府宾僚迎独坐,中原豪杰避前驱。


云飞雒邑朝巡外,雪满梁园夜燕馀。

挟策怜君出汉关,驱车晴色满山川。


浮云半落漳河水,寒日斜分博望烟。


龙剑独携星斗外,鸿书遥寄雪霜前。

分符新命下明光,坐拥单车赴洛阳。


六载风期悬梦寐,一时声价动循良。


先春苑雪飘行盖,薄暮嵩云到讼堂。

浊酒青丝照玉壶,信陵公子对呼卢。


狂歌莫问燕台客,零落秋风傍狗屠。

嵩高云色正嵯峨,拂袖言归故绿萝。


三箭流星传紫塞,片帆飞雪渡黄河。


从余结袜心犹素,羡尔投簪发未皤。

樽罍自古宴嘉宾,末世风流意转新。


筒叶卷来由郑氏,杯荷制出始唐人。


一时花草空传玩,他日宾僚但饮醇。

有客相传避暑方,采莲不用采花房。


绿盘擎重盛珠露,碧管虚中溜玉浆。


象鼻卷风随手曲,麝脐入水透肌香。

荷亭避暑约传杯,醉引清风入手来。


象鼻形弯通曲柄,鸭头色重泼新醅。


中擎玉液休倾满,半卷青心莫展开。

刺叶为筒制颇奇,郑公故事老坡诗。


擎来入手成攲器,注在当心即漏卮。


玉露有香黏翡翠,碧云无影浸琉璃。

越溪女子翠红裳,来与群仙侑一觞。


叶展圆盘如许大,丝连曲柄更能长。


清高胜饮金茎露,甘滑疑餐玉薤霜。

露盘净植水中央,好借诗人引玉觞。


象鼻巧能通叶柄,马蹄更与摘莲房。


吸川不觉西湖阔,漱石尤便玉井凉。

不须酒盏吸云红,刺叶潜令与柄通。


碧色轮囷弯到底,黄流潋滟注当中。


醉来欲捉波心月,醒后因吹水面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