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司农省下晚成名,又领军储促水程。


为郡久闻吴下咏,看山共美越中行。


沙场转饷秋防急,浦溆鸣笳朔吹生。

禁御西头卓笔楼,势穿穹昊气横秋。


十年东海叨同醉,万里南州念旧游。


风月每寻周子乐,江湖又负范公忧。

万里驱驰第一程,浙中山水旧经行。


江船正好安眠去,又作迎潮夜半惊。

梅灯桦烛庆云桥,左相楼船忽住桡。


白首相看夜深语,十年尘土一时销。

东海老生初度日,浙籓左相忽来过。


炉薰茗碗灯前话,绝胜金钗玉面歌。

岿然九龙山,下有鸣玉声。


苍藓络深罅,溅溅流石泓。


逝人一回首,倒影下空明。

同榜悠悠感岁华,晨星落落散天涯。


除书又拔吴中俊,处世真如海上槎。


内史之官先过里,宣公封事久名家。

长身玉立旧词臣,喜服牙绯拜命新。


一舸溯风惊远别,诸生悬日候分巡。


谱通夹漈归闽产,学数康成重汉人。

萍水重逢各壮颜,相留十日共乘闲。


饮馀浙市新陈酒,阅遍吴城表里山。


远意笑谈频入梦,久惭供奉乍归班。

星轺闻已出西秦,参省南来宠命新。


紫绶金章劳使者,碧苕苍弁待词臣。


燕中并马多经月,淮上烹鱼六度春。

占填词福分,山宜瘦,水宜肥。
祗阁笔楼心,晓妨鸾咒,夜畏狸知。
相思。

绣毂香车入凤城,春风犹放半江晴。


潮声归海鸟初下,一片伤心画不成。

外台佐宪远驰声,考绩趍朝报政成。


民在湖山俱乐业,人传江海久澄清。


彤庭恩命催归思,紫陌离歌怅别情。

都门朝下日方燠,嘉树苍苍蔼新绿。


红亭送子复之官,顿有离情千万斛。


忆昔初游乡校中,书窗夜读清昼同。

骢马行,骨权奇。
连钱被体玉琢蹄,绣衣五采金带围。


据鞍顾盻生光辉,临发长鸣振金羁。

吴越连云海,蓬瀛切斗枢。


皇仁无内外,宪府敕文儒。


左掖天低户,西清月在隅。

吴山与越山,相对摩今古。
袅缆浙江亭,回首西兴渡。
区区名利人,无分香闺住。
钱塘江上风飕飕,谁驱逆水回西流。
海门山色暗蛾绿,翕忽澒洞惊吴艘。
飞廉贾勇咄神变,倒掀沧溟跃天半。
三年提学擅芳名,此日迁官沐宠荣。
关右文风归浑厚,越中民物待澄清。
霜寒驿路豺狼遁,日暖梧冈凤鸟鸣。
狨狖啼前魑啸后。
飒飒惊风,短翼差池久。
苦信秦庭乌白首,茫茫赢得投荒走。
瘴岭荒云无雁度。
身在天涯,还向天涯去。
花絮未堪漂泊苦,残春那更风兼雨。
浙岸携觞差一日,秋风吹爽轶层霄。
怒涛奋击三千里,壮观元同十八潮。
蓬阆何曾云海隔,偓佺未散玉京潮。
演迤来何代,崩腾直至今。
飞潜知险地,征逐欠闲心。
西障残山渺,东流大海深。
罗湘振铎十馀年,今又携书上浙船。
梅玉一枝天上赠,蒲帆半幅月中悬。
好披彩服同莱子,莫讶寒毡老郑虔。
梁子旧游处,临流想当同。
芳气流歌吹,翠色炫云峰。
嗟子守穷躅,我来谁与从。
岭南廉察见才全,坐席初温秩又迁。
两浙黎民怀惠泽,九重锡命再旬宣。
英声已喜蜚天下,大拜还期近日边。
瘴云初收残雨歇,张君别我游江浙。
平生壮志轻别离,为惜君才心郁结。
君昔作官守四明,我来浙省闻君名。
孝宗纯孝,前圣更何加。
高蹈处重华。
丹成仙去龙輴远,越岸暮山遐。
春初送别欠诗篇,岁晚还欣受一廛。
都骑始闻临浙水,先声久已詟鄞川。
里人见说俱延颈,海峤从今定息肩。
南省新堤已筑沙,禁城犹是旧京华。
山中未识将军树,天上新颁宰相麻。
紫电青霜开武库,金符玉节拥高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