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剑化人亡有故城,东来海气带龙腥。


烟花楼阁三千界,锦绣河山百二形。


老托神京堪自隐,醉眠秋涧不知醒。

山阁难禁宋玉悲,六朝遗恨满残碑。


青山自拥蟠龙势,玉树空传落燕词。


寒节授衣伤老大,醉乡随钟愧支离。

晚上高亭对落晖,万山寒翠湿秋衣。


江流一道杯中泻,云树千门鸟外微。


古寺频来僧尽老,重阳欲近蟹争肥。

霄汉秋高烟雾开,旧京西望一登台。


皇居迥映钟陵起,海水遥吞鹊镇来。


半岭颠风频落帽,孤亭斜日更衔杯。

炙手熏心事已多,晓凉来抚石盘陀。


不争可受千人坐,无事应须百遍过。


初日射林光历乱,懒云将雨湿嵯峨。

丹禁天光切,重城夕景饶。


太常陈祀秩,御史肃官僚。


自北移天仗,从西望斗杓。

又飞云锡度林关,好去清凉第一山。


宝气定随楼阁见,禅心长共水云闲。


幡幢说法千华里,瓶钵看经万竹间。

沙暖青蒲出,山晴碧树分。


琴樽闲傍水,杖屦独披云。


旷野流春气,高峰驻夕曛。

折简招邀出午城,东风淡荡布袍轻。


高低山色催人醉,红白花枝照眼明。


老脚步嫌僧寺浅,深杯衔傍镜池清。

独寻清凉寺,还望翠微亭。


客散竹间月,僧闲松下经。


江声回近浦,野色到虚庭。

楚甸延诗眼,台城壮酒杯。


山连京口去,江自锦官来。


百榼浇难下,千篇勇莫裁。

老僧日起迎游客,引路烹茶总热忙。


似觉山犹疲应接,如何寺却号清凉。


堤笼杨柳烟含雾,井落胭脂夜有香。

金陵斗繁华,此地独幽胜。


况际风日佳,一觞发啸咏。


带酒拜佛堂,操麈击清磬。

避暑宫前木叶黄。
山僧闲坐说南唐。
珠泪洗残当日面,最凄凉。

同向空门结白莲,琳宫遥隐帝城边。


闭关僧是他方衲,题壁人多异代贤。


江北江南千里月,山前山后万家烟。

虚亭高与翠微连,尚有黄花照法筵。


下界梵音中夜磬,半空帆影隔江船。


马行十里松阴月,人藉孤峰草色烟。

山前双树翠成阴,仿佛祇园地布金。


大士除疑融圣教,老禅说法震雷音。


定中隐隐闻清磬,别后迢迢郁此心。

问是清凉寺,南朝事若何。


春阴屯树密,山色照江多。


万堞开林麓,千秋散绮罗。

忝摄名山长,精庐为客开。


爱君乘兴发,骑马到门来。


馆阁词人笔,云霄法署才。

蹑磴上烟丛,云木性所恋。


无风松自响,有涧路疑断。


兹山未峻极,祇齐蒋陵半。

江左风流廊庙人,荒境抛与梵宫邻。


多年羊虎犹眠石,败壁貂蝉祇贮尘。


万古云山同白骨,一庭花木目青春。

丛林万绿雨中新,浴佛相传到此辰。


净土金轮生色相,祇园宝座号天人。


翻经并拟归宗教,说法谁当悟后身。

珍重词盟未许寒,殷勤相送出江干。


双林暂恋清凉胜,一水先疑聚会难。


沙鸟候迎征缆解,晚霞飞伴酒杯乾。

二仪方览胜,三伏已知秋。


舣棹将归客,开尊更并游。


凉飙生绿树,胜地即丹丘。

步出清凉界,山川入望来。


云光宫阙近,野色画图开。


地可登高赋,人宜避暑杯。

山到城南总比连,石潭终古照寒泉。


于今花雨无人会,老木萧萧生古烟。

秋试当年最胜时,湘帘桦烛寄游思。


淮清桥下风流尽,头白诗人又卖痴。

太平西幸路迢遥,一夕金陵王气销。


剩有荷珠重文藻,好寻冥漠话前朝。

纪功碑碣总成空,铜狄无端出殡宫。


三百年来禁樵采,为谁移置市门中。

石城打桨不胜愁,金粉飘零泣素秋。


今日无人念征戍,湖云楼月自清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