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柳色千家与万家,闲身行止属年华。


残花落日小斋闭,几个春舟在若耶。

忆昔清明出郊去,藏云寺前花正开。


蜜蜂衔蕊异香散,时时洒面微风来。


溪泉甘滑碧玉色,晴山倒影无纤埃。

少年多难复遭忧,自昔王孙故倦游。


愁见清明归未得,小山风雨想天愁。

记乌衣巷口,灞水桥边,问柳寻花。
竟日追游处,尽挥鞭绣陌,弭棹晴沙。
酒阑美人归去,香拥碧油车。

六朝千古台城路,伤心几番兴废。
形胜空存,繁华暗老,举目江山还异。
风尘万里。

当年放浪苏台下,长从故人诗酒。
茧帖飞花,鹍弦度曲,思绕阊门杨柳。
星霜易久。

去年弭棹龙江市,曾瞻故人衡宇。
树隔琴床,芸香书屋,捣药时鸣清杵。
壶签报午。

西风满面吹花发,肩舆遍行荒野。
草莽无垠,人烟扫迹,犹有青山如画。
斜阳又下。

柳花飞满春归路,隔江暮云摇影。
草暗河桥,尘昏水驿,难觅仙翁丹井。
年光渐暝。

碧梧庭院秋声早,愔愔暮天云影。
雨送凉蝉,风欺倦翼,络纬犹啼金井。
疏窗弄暝。

深窗暮洒梨花雨,随风乱零如霰。
寒食初过,连阴未解,黄昏酒阑人倦。
春灯谩剪。

东风吹雨春城晚,黄昏小楼人静。
燕子朱帘,谯门画角,收拾柳边残暝。
微灯照影。

离歌一曲江南暮,依稀灞桥回首。
立马东风,送人南浦,认得当年杨柳。
梨花过后。

一百五日熟食节,七十一曲下山坡。


寒暄相逢旧人少,风雨欲尽新林多。


青岩不辞挂春霭,白鸟何处生沧波。

节序愁中都忘却,见人插柳是清明。


登陴戍出吹弹乐,上冢船归语笑声。


解事浊醪相料理,当权团扇正施行。

三里五里沙路平,一番两番溪雨声。


无奈春风动人处,紫荆青李满林生。

飘风不遑宁,白日忽已老。


既深仲子叹,转切皋鱼悼。


忆昔侍高堂,立身苦不早。

忆我婴孩日,及兹春雨际。


我祖尚书郎,江乡有遗隧。


族人重追远,每岁集坟次。

为市江鱼荐叵罗,忽惊水鸟起盘涡。


夜晴晓月窥人近,野阔寒星接地多。


破浪帆悬船是马,乘潮更报鼓为鼍。

新烟煮酩昼冥蒙,原上游人几处同。


罗袂软拖芳草碧,玉颜深压小桃红。


秋千架上钗斜燕,车马桥头袜步虹。

三年不拜先生墓,一滴尤伤此日心。


古道曲村犹历历,旧松新桧想森森。


周旋未敢遗言坠,阅历空嗟往迹深。

卖饧时节征尘,淡烟微雨轻相逗。
羁怀暗数,客思重悲,泪珠沾袖。
锦缆何归,绿杨空遍,也应参透。

清明雨应时,大地报春知。


陌头杨柳绿,却待晓风吹。

去年今日费寻思,前后风光各一时。


芳草无言春涧绿,山禽啼上野棠枝。

紫陌东风不上尘,踏青安步过河津。


麦苗泥泥撩风蝶,杨柳阴阴见酒人。

山外东风送落晖,山中花鸟暂相违。


游蜂似惜人归去,傍著车尘款款飞。

问道山梅发几枝,无人灌溉渐离披。


他年若使增封树,好记先人手植时。

白草连山一道斜,野芳消歇易成嗟。


独怜樵采经年病,尚有春来鼠子花。

鞭石成桥气未降,祖龙雄杰世无双。


舆夫至竟夸秦法,一角残山夜渡江。

田水涓涓入涧遥,白云山外未全消。


游尘十丈不飞起,朝日东风养麦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