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参横斗转欲三更,苦雨终风也解晴。


云散月明谁点缀,天容海色本澄清。


空余鲁叟乘桴意,粗识轩辕奏乐声。

轼将渡海,宿澄迈,承令子见访,知从者未归。


又云,恐已到桂府。


若果尔,庶几得于海康相遇;不尔,则未知后会之期也。

飘飖江海身,南北随所缘。


胡今尽室行,别恨翻牵连。


故人重我行,置酒酬诗篇。

平生奔走畏江湖,暮齿来乘海上桴。


自哂井蛙真见小,望洋向若一卢胡。

纤云肆卷日方中,海色天光上下同。


身在琉璃光合里,碧空涵水水涵空。

来时风浪夜喧惊,归去潮波枕席平。


非是波神有分别,故教清昼看寰瀛。

去得南风来北风,神灵只在指呼中。


老坡有语旧曾记,信我人阨非天穷。

澄波不动琉璃滑,一望应须万里馀。


舟行冲激浪花碎,如驭白云游碧虚。

夜半乘潮云海中,伏波肯借一帆风。


满天星月光铓碎,匝海波涛气象雄。


大舶凭陵真漭渺,寸心感格在精忠。

威信昭然汉两公,旧于青史揖英风。


戈船下濑勋猷壮,马革裹尸心胆雄。


顾我迂疏成远谪,赖神正直鉴孤忠。

此去成乖隔,相从十载馀。


病劳调药物,闲仗护琴书。


离别他乡苦,交情患难疏。

欹枕惊涛白尽头,匆匆残梦堕神州。


翻书尚滴儿时泪,去国俄登海上舟。


潮落远鸡催晓色,月明南雁集乡愁。

麻鞋一著无归意,沧溟纵心孤往。
尽室装寒,循涯客返,离恨秋潮同长。
行吟肮脏。
天地之大夫如何,谛观沧海成叵罗。
垂云大翼驾与鹅,乘风巨舰机中梭。
蛟龙戏水蛇旋涡,江豚拜浪豕涉波。
何人着眼觑征骖,赖有新诗作指南。
螺髻层层明晚照,蜃楼隐隐倚晴岚。
仲连蹈海齐虚语,鲁叟乘槎亦谩谈。
天水空蒙曙色浮,闻鸡冲雨下焚艛。
潮头舟楫同千里,海上山川自一州。
土釜饭香分叶裹,瓦瓶酒熟倩藤勾。
南望琼山一点平,三更津吏报舟行。
沙头潮汐常依候,水面风涛敢计程。
箫鼓雄沉鱼起舞,帆樯高下火争明。
远甸孤台未寂寥,词人作赋动高霄。
廿年木钵空栖舜,八彩眉毛好颂尧。
此日材华拖一绶,他时声迹最群寮。
花事春风两未阑,交情如子许相关。
音书计日来深岛,车马何期到此间。
客路看来欣已半,吏情归去不须删。
平海夕悠悠,星河倒影流。
鱼涎吹作雨,蜃气结成楼。
天外呼青鸟,舟边狎白鸥。
云海茫茫里,乘桴亦快哉。
帆飞天上去,人向日边来。
水远高于岸,涛奔响似雷。
天台之东巨瀛海,蒙蒙元气浮无边。
应真十六山中来,径渡万里蛟鼍渊。
巨灵前驱海若伏,翠水帖帖开红莲。
长年舣棹仆夫催,报道祥风习习来。
地脉不缘沧海断,蜃楼端为使君开。
舟从织女机边过,人自蓬莱鹤背回。
茅土分封在,金章渡海归。
事殊生马角,心愧著戎衣。
星月晶光并,山河带砺非。
清诗字字尽琅玕,水底蛟龙夜起看。
未结柳船驱五鬼,又将蓬鬓犯三韩。
灵筌降夕通仙语,海屋添筹纪岁阑。
天风万里噀洪涛,惊见神峰立巨鳌。
绀节影摇龙伯国,绣幢光拂海凫毛。
浮空员峤随波长,绕石珊瑚出浪高。
同来文章诸钜公,昔时作宦今从容。
不论西蜀与东广,共渡北海期南风。
将军锦带佩双虎,左校宝刀藏一龙。
青天一发神州,此身已坠天外。
黑风吹转,有人招手,蓬壶仙界。
鬼国无边,鲲身欲化,鳞堂何在。
潮回齐唱发船歌,杳渺风帆去若梭。
可是胸中未豪壮,更来沧海看鲸波。
出处从今莫问天,南来跨海岂徒然。
须知鲁叟乘桴兴,未似商岩济巨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