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客子久不到,好景为君留。
西楼着意吟赏,何必问更筹?唤起一天明月,照我满怀冰雪,浩荡百川流。
鲸饮未吞海,剑气已横秋。

月陂堤上四徘徊,北有中天百尺台。


万物已随秋气改,一樽聊为晚凉开。


水心云影闲相照,林下泉声静自来。

兹山连峰势磅礴,空翠蒙蒙坐中落。


始悟方壶醉里涂,复讶商公兴时作。


竹涧堂临溪水滨,龙门墨客问通津。

君不见闽关西来剑水东,连峰九个青芙蓉。
吾师若个峰头住,物表孤高淡忘虑,三花五粒常满树。


焚香阅遍五千言,云笈七签玄又玄,太素既雕师自然。

徙倚□林共晚晴,顿忘朝市有肥轻。


壁间惟有笼纱句,云外那闻振锡声。


方丈地飘花雨乱,博山香袅篆烟清。

久坐禅亭既午晴,一尘不到谷风轻。


花连曲槛饶春色,泉落长桥泻玉声。


御史有诗赓既醉,省郎无颂献河清。

天为游人特放晴,春衣初试越罗轻。


满庭怪石生云气,随处东风变鸟声。


官况静依禅境定,诗脾凉沁月河清。

桂影团团舞凤凰,琼楼宛在水中央。
白虹桥背腾仙侣,玉兔毫端挹瑞光。
但觉云霄随步武,不知风露湿衣裳。
闭门且免走西东,时事无闻绝似聋。
几处干戈犹不息,一春桃李又成空。
唯馀山水长清丽,未见车书远混同。
千门插柳绿含烟,陌有轮蹄水有船。
花下酒杯堪献酢,松间山路更攀缘。
仙童见客频留坐,飞鸟依人每可怜。
一径曲通河,经春土脉和。
破篱编苇密,老圃种花多。
惠远还能笑,昌黎不解歌。
空门坐隔河,风柳扇微和。
晓色城头尽,春声水上多。
过墙燕市酒,倚席渭城歌。
停骖独上月潭游,千仞冈头振弊裘。
翠色忽从怀抱起,谷音常应水声流。
云岩瑰磊归仙境,石髓清甘泻玉瓯。
天寒山狖叫,石涧水淙淙。
野径入秋草,柴门临古松。
林行惊宿鸟,云卧对诸峰。
选胜逢君遇亦奇,来游草木许先知。
云生岩畔飞常入,月到潭心想更宜。
清啸似依黄鹤岭,灵湫堪注白莲池。
平生性僻喜岩居,事不如人只守株。
拟欲结茅依石罅,仙人还许我来无。
仙人蜕骨几何年,姓氏于今秘不传。
石壁苍崖无处问,空馀洞府尚依然。
暖绿频舒,轻红方绽,佳游便喜春晴。
趁香尘绮陌,缓步东城。
转过浮桥曲径,遥望见、石壁题名。
兼旬不到月湖来,无数荷花雨里开。
燕是旧知频绕栋,蝉如有意共衔杯。
公庭兀坐虽无暇,佳友同携得几回。
萦纡松径路高低,三扣禅关见月溪。
千岭南横千岭北,一池东注一池西。
飞云洞阔无遮日,过雨林深未湿泥。
内乱俱平外攘生,著心看到月华明。
若能惯步蟾宫路,何必龙舆望蜀行。
自是君王厌万几,凉天清夜梦魂飞。
素鸾并驾归瑶阙,广乐旋闻奏羽衣。
蟾兔那知天广大,山河不碍日光辉。
月湖湖上柳毵毵,罗列诸峰汉水南。
来伴白鸥惟一艇,去听黄鸟有双柑。
千寻竹势筼筜谷,百步渔梁钴鉧潭。
秦汉求仙事已非,等闲却遇月中妃。
如何不觅长生药,只记霓裳一曲归。
兹游闲适实清奇,恍对柯山一局棋。
兴尽相呼下山去,归途犹趁日西时。
兰著秋花分外奇,月岩清坐听枰棋。
笑谭相与同心处,更近新凉八月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