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西风一棹思鲈兴,抖擞尘缨归旧庐。


最忆香山石楼下,清伊深处钓寒鱼。

追思洛社闲游伴,屈指于今太半亡。


若到龙门更闻笛,定知悲感似山阳。

一樽江上思鲈酒,两首伊滨忆鳜诗。


今日东田遂前请,香梗绿蚁鲙红丝。

春红已退夏绿疏,黄花未来人意孤。
谁欤发艳回春腴,游龙作花红扶苏。

西门之外龙门桥,森森万竹参天高。


扁舟欹侧入荻浦,秋云黯淡横江皋。


连峰隔岸势奔走,巨舸争渡声嗷嘈。

秦山破碎天上来,女娲仙去空崔嵬。


中悬鸣玉二千尺,下有百尺青铜开。


居龙变化出嘘吸,雨暗云昏鬼神入。

百念轻冰已着汤,解缨何必濯沧浪。


欲收一滴寒潭水,散作人间无尽凉。

密雾开深径,幽奇得重行。


水光沉树色,人语乱泉声。


仙去山容寂,龙游雨阵轻。

领青油车骑出郊坰,来游晋龙山。
喜水天澄霁,稻畦镰净,榆塞戈闲。
登高谩酬佳节,一笑破苍颜。

玉峰环照碧伊寒,楼阁参差四望间。


散骑从游皆故友,一川清景彻南山。


笑言迥出尘埃外,心意都如物象闲。

谁知造化擘巍峨,千古伊流向此过。


四面寒松拥香刹,两崖苍石束寒波。


身闲愈觉良朋贵,诗拙翻羞好景多。

初叹来游未必重,等闲十载又相逢。


壁间故迹尘轻涴,物外初心病暗攻。


坐上酒生冬暖意,檐前梅弄岁寒容。

徙倚禅林胜,瞻依佛界宽。


雨花飘石座,幡影落松坛。


地迥红尘隔,云阴碧殿寒。

蹑屐此登临,云关深更深。


佛香霏雾气,僧呗殷潮音。


竹院浮空翠,松窗积暝阴。

碧洞青崖着雨,红泉白石生寒。
朅来十月九湖山。
人笑元郎太漫。

一路野花开,春阴满树苔。


旧时僧已去,前度客重来。


浮世年年变,尘心事事灰。

夙披县图经,龙目称幽奇。
抱此一十年,欲见更无期。


甲寅春三月,往教海之涯。

寻幽一访洞中天,路绕青溪水绕山。


翠径崎岖行竹里,红尘咫尺背人间。


侵裾爽气冷冰雪,漱玉寒流锵佩环。

君今宴坐澄神谷,万象之中能见独。


功成白日上层霄,莫忘飞来两黄鹄。

一到仙山眼自明,前身仿佛记曾经。


真人眇曶在何许,更随藜杖缘青冥。

致身通显大槐梦,快意畋鱼紫石潭。


何似相携古兰若,细看香篆味茶甘。

天人弥天同一游,洒落珠玑不自休。


二老风流今净尽,空馀怪石对龙湫。

九月十日天气凉,桂花零落菊花黄。


竹根如意双不借,放眸一望海天长。

路入风篁上翠微,老龙蟠井四山围。


水真绿净不可唾,鱼若空行无所依。


胜处虽多终莫及,旧游谁在事皆非。

隔山望危石,老面凛如铁。


路回两屏开,见此高嵽嵲。


伟哉名公卿,峨冠会朝列。

磷磷白石龙泓下,泉落清池月半弯。


忆与仙都周白士,钩帘把卷对南山。

古洞曾窥一线天,归来尘世又千年。


笑骑辽鹤闽山去,荔子花开海月圆。

一山耸出龙峰嵿,峰侧龙池此度跻。


烟霁玉阳擎日近,岫连张洞觉云低。


太湖缥渺天根白,雪岭苍茫谷口迷。

野兴更周遭,应迟问大刀。


山房逢雨好,人意与秋高。


多谢烹鲜乳,还令厌浊醪。

我从南岭来,引辔下云木。


不知溪流处,但见翠满谷。


凉叶覆山泉,修篁翳茅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