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惠山山寺隐山隈,门径萧疏半是苔。


玉乳泉清尘梦醒,炼湖天净宿云开。


僧从入定闲钟磬,谁共忘机付酒杯。

忽忽去故园,遥遥适楚甸。


夕汛尽沿洄,朝浮惊陵乱。


岂不惮修阻,言子在山县。

独立感寥廓,那堪又送秋。


寒风送山谷,猎火上城楼。


辽海荒边备,孤亭回暮愁。

红衣老尽玻瓈国,孤屿人烟落秋色。


豆花过雨水风凉,落日残蝉疏树碧。


雁天绀滑秋云净,玉函炯炯开寒镜。

秋风登此望湖亭,烟水微茫接窅冥。


地坼荆扬天下壮,龙更秦汉至今灵。


神仓气吐漫山赤,庐阜光飞隔岸青。

秋后高荷与砌平,暂回眼白为君青。
哦诗太瘦真成癖,对酒清狂不碍醒。
健笔纵横那可继,醉歌悲壮亦堪听。
曾陪湖上醉,一别十秋风。
向老相知少,追欢旧德同。
花香来席上,歌韵彻云中。
会稽铁史谪仙才,共宴湖亭菊正开。
远水接天飞白雁,好山倒影落金杯。
已同谢朓题诗毕,不见王弘送酒来。
漠漠林塘五月寒,王人长日竹皮冠。
酒炉茶灶从儿理,菜圃爪田引客看。
老去坐忘青锁梦,归来囊贮紫金丹。
湖霁浮银镜,山围列翠屏。
层台临拂水,曲涧似兰亭。
莺语岩花媚,龙归洞草腥。
张奂人堪羡,辽阳地不违。
边云连汉阙,宫日带莱衣。
馔入江鱼细,书成朔雁飞。
倚栏遥望贺家湖,千顷波光半欲芜。
试问青铜未消蚀,西湖得及此间无。
诗成欢未尽,月下客重来。
清影共千里,寒香更一杯。
龙山秋寂寞,牛渚夜徘徊。
涵虚歌舞拥邦君,两两龙舟来往频。
闰月风光三月景,二分烟水八分人。
锦标赢得千人笑,画鼓敲残一半春。
有酒沧池对烟丘,相招者谁任意游。
晋人唐人曾几度,泉水溪水还同流。
钟鼓此城鸣白露,戎兵何处领高秋。
十里湖光四望中,晴波如练碧浮空。
已无石砮留神迹,犹有残碑纪旧宫。
远浦夕阳归钓艇,汪秋芦岸落征鸿。
垂杨流水石桥,白马青衫来路。
有人指点凭栏,当喜相期不误。
孤村数家隐树,一曲清流抱山。
四月城中未有,林端黄鸟关关。
平畴门外春雨,远寺山西夕阳。
柳暗溪桥辇路,水肥穜稑江乡。
紫逻通玄圃,珠林抱镜湖。
机忘鸥鸟狎,心静水云孤。
地拥三吴胜,天开七宝图。
一上望湖亭,湖山四面青。
天开浮碧落,水阔接沧溟。
蛟窟人怀惧,龙祠客乞灵。
我爱高门好弟兄,东湖亭子十分清。
传家喜有书充屋,遗子不烦金满籯。
讲贯要明天下理,咿唔常听月中声。
郭外湖亭柳未芽,平堤春色逗梅花。
游人更拟西陵路,肠断东风不到家。
云外下长坂,湖南过小亭。
寒泉冷石窦,细草暗沙汀。
骇鹭开青霭,游鱼破翠萍。
秋来湖亭谁与乐,荷华半摧柳叶落。
忆昔榜舟乘夜月,行觞数与君相酢。
如今一西复一东,有如萍苴流水中。
坦荡主翁能爱客,暇日开樽湖上亭。
渔浦秋潮生野岸,山阴寒翠落疏棂。
香云凝纸诗都好,凉月当轩酒未醒。
望湖亭外波荡荡,渔舟客棹频来往。
好风卷雨黑云收,十里湖天平似掌。
长川极浦秋云清,锦帆自信牙樯轻。
登临多野趣,未暇问朝簪。
南国秋声起,西湖暮景涵。
江云连远树,山雨落寒岚。
望湖亭子横山半,水色山光落槛前。
前辈风流今已矣,野人登眺独悽然。
鹤鸣华表谁同听,犬上东门莫自牵。
曲曲青山。
溶溶碧涧,堤柳垂烟。
风送蘋香,松阴避日,凉浸珠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