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清溪鬼谷子,雄辩倾六国。


视世无足言,自闭长默默。


苏张何为者,欲窃长短术。

万山绕竮竛,二水奔澒洞。


亭亭林中寺,金碧灿檐栋。


解鞍得蒲团,卧受瓦炉供。

一径松花飐紫苔,东风落尽佛前梅。


道人深掩禅关坐,莫听莺声出定来。

绿染庭芜一尺深,老师阅世几驹阴。


自言不看传灯了,只读楞严见佛心。

溪木萧条一凭阑,玉霜飞后浪花寒。


钓鱼船上风烟暝,古木林中砧杵乾。


至竟道心方始是,空耽山色亦无端。

三年波浸白湖门,佛屋新分水北村。


窗可近书真窈窕,室才容榻颇深温。


妻孥共社同香火,鱼鼓催人作晓昏。

高凭远眺酒频斟,谁识风前快饮心。


州县长官胜邻境,秧畴水满树林阴。

万峰奇峭一川平,四月清和十日晴。


蚕麦丰登宜把酒,山城只欠艳歌声。

苍崖乳溜渍苔乾,阴壑埋光生夏寒。


殷孽可怜添石㾦,飞鼯亡赖扑镫阑。


何如藻井铺霞绮,自敞珠宫迓日丹。

玉溪何日寺,古佛亦尘埃。


高阁云初卷,小池莲半开。


竹风清枕簟,松露滴莓苔。

驱车非为急征求,直北幽燕忝未收。


羽檄西风频报虏,边兵今日正防秋。


穷涂迢递谁青眼,古寺荒凉僧白头。

涧束西流水,门临北向山。


渡桥惊鸟散,扫石爱僧闲。


雾薄林花紫,春深石笋斑。

溪水潺潺绕寺凉,地无人迹世缘忘。


谁能抛郤城中去,看竹山门立夕阳。

过尽黄茅入翠微,溪流掬饮试临矶。


大千僧礼唐师祖,数百年留古钵衣。


宝鸭睡熏香袅袅,琉璃倒照夜辉辉。

疏雨过长林,溪头日半沉。


开尊成草酌,得句嚼花吟。


蜗砌苔堆湿,蛛帘柳映深。

下拜宁妃冢,闲游处士园。
沿溪寻古寺,拂席布清尊。
海外无名迹,空中有色根。
南郊健步免扶筇,芳草迷离旧径封。
寺外新分一脉水,门前不见十围松!
山僧已死空禅室,远客重来动午钟。
佛光神道两虚无,淘汰将归造化炉。
独有纲常留正气,能令崇拜起吾儒!
漫云唇齿同文国,忍看河山易色图?
父老凋零多白发,犹闻仓葛大声呼。
少年喜结诗文会,胜日同盟香火缘。
忠义千秋悬日月,沧桑一瞥化云烟。
登堂礼乐从先进,入座衣冠尽后贤。
地占莲华麓,溪环鹫岭巅。
密林含细籁,巍刹照清涟。
独赏宁妨醉,幽吟定废眠。
扶携罗汉洞前去,谁信此中天地宽。
涧水翻成千偈快,岭云肯放一尘干。
倚岩庵好无僧住,积石潭深照影寒。
森森杉桧郁相缪,散策何妨逐胜游。
梵宇庄严传浙样,碧池荡漾纳泉流。
将军赢得山林在,衲子多因粥饭留。
寺巧蟠山背,池圆印寺前。
连筒泉落瓮,如镜地无砖。
茗苦苛留客,僧淳懒说禅。
雨气含凉暑气微,小南门外叩僧扉。
携樽有约同消夏,听磬无言共息机。
竹影环阶青欲滴,苔痕上壁翠成围。
舂陵太守真好奇,结茅肥遁湘江湄。
三吾出意作新字,脱略苍籀遗冰斯。
溪山于我本何有,占断不许傍人窥。
金溪有梅花矗矗,平生爱之看不足。
故人爱我如爱梅,来共寒窗伴幽独。
纷纷俗子何足云,眼看桃李醉红裙。
杖履竹林游,陟降西山道。
匆匆不是闲,倍觉寒溪好。
潭鱼戏凭虚,注水喧幽草。
晓入招提旋即还,去何忙遽到非闲。
寒溪日出射烟雾,退谷路荒埋草菅。
林尽远峰晴历历,丛深流水暗潺潺。
朝衣结蓝绶,古刹礼青莲。
茜绚林间树,琤瑽竹下泉。
晨曦方散彩,晓宿有馀妍。
社舞莫㛹娟,当修晋白莲。
林梢开远嶂,花片落寒泉。
钟鼓铿锵甚,松篁影带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