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吴松江头田舍翁,年年苕溪摇飞篷。


沿溪杨柳旧相识,问翁何事犹西东。


心欲无言泪如洗,松楸正在西山里。

客路空回首,浮生未息机。


愁多难得醉,梦短不成归。


石势流边缺,滩声过后微。

溪上欲黄昏,潮平浪不翻。


钟声云外寺,灯影水边村。


荒坂牛羊下,前林鸟雀喧。

黄龙浦南明月溪,溪水带月流清辉。
明珠百斛自天泻,白虹一道无声驰。
涵清毓秀无与泄,君家草堂偏得之。
滩恶过金水,波声远亦闻。
诗同家信发,灯向钓船分。
数夜仍无月,看山半是云。
陆行富桑麻,水行富菱芡。
惟兹云水乡,不虞年岁俭。
门前临水路,鹅鸭数堪点。
两村本一村,中有云水界。
溪流经数折,南北已分派。
连宵风色紧,目送去帆快。
瓜花黄无端,被此一川绿。
晨凉把竿好,闲坐此溪曲。
人家隔坡水,路暗通石谷。
溪水绿已穷,岩扃忽重闭。
日华与山翠,层叠川上腻。
前村爨烟好,穿此石林细。
越来溪,公莫渡。
行人隔水呼唤频,舟子掉头不肯顾。
波平如掌帆不前,碧湖澄静生寒烟。
斜日明村巷,商声动暮蝉。
一年将欲尽,百岁岂徒然。
坐起草沙际,夷犹云鸟前。
青山数里一溪横,片片花边舞燕轻。
耕遍水田新雨足,晴天晓色柳风清。

野店残冬,绿酒春浓。
念如今、此意谁同。
溪光不尽,山翠无穷。

挽我过溪桥,请与春风权摄。
推出雪峰千丈,照碧溪春色。
别来三度见梅花,今日共君说。
竹外夭桃分外明,一枝折得绕溪行。
春风谁道全无主,胡蝶飞来花上争。
东溪主者杨将军,少年领兵多树勋。
心将富贵同流水,身以承平住白云。
闻道云深是溪处,扶桑直对门前路。
碧水一千里,青山十二时。
推篷皆是画,移棹总堪诗。
乐此浑忘倦,公焉遂及私。
山截溪将断,川回路忽通。
鸟声青嶂里,人语翠微中。
玄圃参差是,桃源想像同。
风光荡郊原,流水绕城郭。
日晴云半收,春老花欲落。
前村三两家,烟火东西各。
万壑松鸣滕六开,旌旗风卷清溪隈。
军门击鼓三通歇,番蛮一队西南来。
毳幛两旁森刀戟,俯首不动如衔枚。
我行鹿水上,遥望鹿溪东。
霁月出深碧,乱山悬半空。
东北为肚岭,东南为燄峰。
渌波漾漾日西来,波上鲂鱼拨剌回。
乔木两堤连翠幄,春深谁复剪条枚。
并刀射日霜华起,谁剪沧溟半边水。
千年冷浸西南天,琉璃万顷清无底。
瑶阶玉殿圣母家,春阳走碎油壁车。
一溪沓沓通潮汐,两岸萧萧响荻芦。
水鸟傍人来复去,山岚入座有还无。
夷犹鲁望烟波棹,黯淡元晖水墨图。
杏花深处酒堪赊,来访渔翁溪友家。
短堑插篱防鹿豕,小舟牵网截鱼虾。
乡村畜牧连荒野,墟落人烟阁浅沙。
爱杀溪山画不真,梅花雪压小桥春。
近闻诗思清如许,煎韨尘埃字字新。
松下凉风吹客衣,隔溪烟树晚依依。
山空不见孤云返,落日唯看倦鸟归。
世上黄金交态薄,酒边白发故人稀。
溪行足佳兴,草树烟中稠。
天光荡林莽,石棱见长洲。
忆昔越中行,逸趣甘林丘。
少不惬幽况,因之舍棹行。
径幽看鸟迹,竹暗得泉声。
野烧痕初绿,溪烟涨正盈。
雨濯山光润,风吹溪响清。
有怀成远咏,无伴趁幽行。
野草不媚世,沙鸥宁近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