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吾尝思丰乐,魂梦不在身。


三年永阳谪,幽谷最来频。


谷口两三家,山泉为四邻。

吾尝思醉翁,醉翁名自我。


山林本我性,章服偶包裹。


君恩未知报,进退奚为可。

滁之水,入江流,江潮日复来滁州。
相思若潮水,来往何时休。


空相思,亦何益。

奉常东署黯离居,宾从逢君兴有余。


夜馆听歌回骑晓,春城中酒落花初。


山当拄笏时看马,客过濠梁独羡鱼。

西园到日栽桃李,红白低枝拂酒杯。


繁艳只愁风处落,醉筵多就月中开。


劝人莫折怜芳早,把烛频看畏晓催。

山城小阁临青嶂,红树莲宫接薜萝。


斜日半岩开古殿,野烟浮水掩轻波。


菊迎秋节西风急,雁引砧声北思多。

去年束书薄游梁,今年下马古滁阳。


滁阳寒食少人出,满城山雨惊淋浪。


闭门客舍颇无事,五白大呼同舍郎。

晋祠携手岁华过,梦里春云断薜萝。


忽报江秋鱼素到,似言山色马曹多。


题诗墨破琅耶石,入酿青分庶子波。

琅琊山色四时妍,最喜清流号酿泉。


前辈风流今又见,使君刚及醉翁年。

双旌宛转下滁州,真气如闻在后头。


圣代豪贤多九列,何人数马似恬侯。

两三杯酒也成醉,四十五年真是翁。


独对琅琊数峰坐,可将前号让欧公。

天晓滁阳望,苍茫大野开。


风威肃人马,烟色惨墩台。


慷慨无衣赋,艰虞不世才。

云无天净。
明月端如镜。
乌鹊绕枝栖未稳。

长亭黄叶正纷纷,一曲骊歌酒十分。


须信滁阳人有意,满城来送散参军。

谁读遗骚怨谪居,风烟南望眇愁予。


怀人不隔三湘水,经岁难逢尺素书。


世往亭荒空对酒,卧中山色尽环滁。

闻君赴滁阳,前月过秋浦。


轻蓬去如叶,列屿若浮俎。


思亲念方永,怀友心亦苦。

峨峨北岩山,上轶雨与云。

下有蕙与兰,芃芃扬秋芬。

君子在远道,怀思极忧勤。

萧家塘上看明月,犹记风光十载前。


长笛夜从山上起,明河晓向座间悬。


重来踪迹伤槎梗,老去情怀怕酒船。

闻说滁阳万柳庄,行行十里绿阴凉。


起居不放蝉声聒,攀折当思马足忙。


陶令门前新景物,亚夫营里旧风光。

江楼三日别,相逐不相逢。


回首秋山路,寒云隔几峰。


乡心朝见雁,行色夜闻钟。

夜到滁阳只困眠,去时才及五更天。


匆匆谕德人应笑,何不来尝庶子泉。

琅琊山下水声长,六一堂前草树荒。


驻马喜逢刘郡守,风流犹解说欧阳。

卧阁何劳借重臣,中都熊卫逐黄巾。
环滁拟筑封鲸观,捍圉终怜数马人。
洗甲雁嘶寒食雨,回铙莺咏落花尘。
荒林寒雪涨遥天,尺一空缄思杳然。
玉署共怜虚岁月,白云何事间山川。
秉心曾赋三千騋,病肺应甘六一泉。
君行还过永阳郡,忽忆老夫尝赋诗。
庶子泉头纳凉处,醉翁亭上送秋时。
春来猿鸟应思我,别后林泉定付谁。
伟哉太仆起名儒,一住琅琊十载馀。
苜蓿雨肥晨考牧,梧桐月白夜观书。
达尊三备人咸羡,好句多吟我不如。
南去滁阳日未西,四山环耸碧天低。
溪浮荇带牵鱼尾,风落榆钱衬马蹄。
社后已看玄鸟至,春深时听杜鹃啼。
春来为客走燕关,历尽千山与万山。
灯月满城时北上,烟花三月又东还。
眼前好景真成幻,身外浮名总是闲。
众山环列翠微屏,故旧相看眼并青。
明月满阶宾客散,令人空忆醉翁亭。
滁上相逢尽故人,张灯开宴意何亲。
欲知别后相思处,丰乐亭前月一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