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王气钱塘,看一样、飞龙舞凤。
保障得、仙州十四,苍生欢颂。
天府丹书京洛赐,名碑玉局行人诵。

雪窖刀环,只说道、两宫无恙。
消领到、偏安世界,承平气象。
御教场中罗绮队,钧容部里笙歌唱。

绕膝声疏,剩雪片、鱼倾翠蓝。
无复伴、书床镜槛,砌左窗南。
似入醉乡呼不醒,本来佛土想非凡。

丛桂迟开,又扫尽、满庭黄雪。
罗衾卷、好秋难卧,凉宵翻热。
把酒欲拚长夜饮,题糕又负重阳节。

北去孤臣,在汉代、苏卿之列。
伤心处、桃梨谁献,薪刍自掇。
一寸丹忱传密奏,千秋青史垂清节。

断褐沈坟,问谁辨、宜官钜鹿。
搜剔到、夕阳苍藓,秋风古木。
金石未磨彤管记,玻璃空艳温泉浴。

怨羽愁宫,算历劫、沉埋燕代。
恸今古、电光石火,人亡琴在。
南国穿云谁挈去,西台如意空敲坏。

半壁江山,浑不是、莺花故业。
难回首、萧条野寺,凄凉落月。
乡国烽烟何处认,桥亭卜卦谁人识。

门掩斜阳,满院里、零花瘦草。
疏帘卷、纸窗风紧,玉炉烟袅。
天末数声征雁过,林边几点归鸦噪。

二水中分,浮一点、钟山翠尖。
芦苇夹、趁风移过,白舫青帘。
老鹳飞边矶觜凹,苍云没处瓦亭嵌。

山绕吴城,修竹外、满林围碧。
任孤樯百丈,远牵江色。
政简民闲无一事,同游仍是鸳鸾客。

燕拂危樯,斜日外、数峰凝碧。
正暗潮生渚,暮风飘席。
初过南村沽酒市,连空十顷菱花白。

笑语移时,风影乱、半帘寒日。
鲜明是、晚来妆饰。
共说西园携手处,小桥深竹连苔色。

晚浴新凉,风蒲乱、松梢见月。
庭阴尽、暮蝉啼歇。
萤绕井阑帘入燕,荷香兰气供摇箑。

一舸归来,何太晚、鬓丝如织。
谩叹息、凄凉往事,尽成陈迹。
山迫暮烟浮紫翠,溪摇寒浪翻金碧。

云接苍梧,山莽莽、春浮泽国。
江水涨、洞庭相近,渐惊空阔。
江燕飘飘身似梦,江花草草春如客。

七帙华年,这强健、人谁得似。
还又见、设弧令旦,秋风生桂。
教子已成森砌玉,弄孙仍得追风骥。

五十头颅,早已觉、飞腾景暮。
愁眼看、蜂黄蝶粉,草烟花露。
莫做阳台云雨梦,休怀渭北春天树。

节物匆匆,又还见、浓春入眼。
那更是、晓风初扇,宿云都卷。
蝶舞已便花蕊乱,燕归仍惬香泥暖。

逐鹿中原,问何故闭关自域?思旧事,登高吊古,五羊城北。
椎结雄称南武帝,抱孙左纛朝仪赫。
笑此台高瞰百蛮天,何因设?


甘心受,新王职;弹指顷,千年隔。

万里长江,淘不尽壮怀秋色。
漫说秦宫汉帐,瑶台银阙。
长剑倚天氛雾外,宝光挂日烟尘侧!向星辰拍袖整乾坤,消息歇。

天上人家,醉王母、蟠桃春色。
被午夜、漏声催箭,晓光侵阙。
花覆千官鸾阁外,香浮九鼎龙楼侧。

一霎浮云,都掩尽、日无光色。
遥望处、浮图对峙,梵王新阙。
燕子自飞关北外,杨花闲度楼西侧。

一个兰舟,双桂桨、顺流东去。
但满目、银光万顷,凄其风露。
渔火已归鸿雁汊,棹歌更在鸳鸯浦。

试问哀蛩,缘底事、终宵呜咽。
料得汝、前身多是,臣孤子孽。
青琐闼边璎珞草,碧纱窗外玲珑月。

齐鲁之间,许君是、须眉男子。
歌伏枥、壮怀消灭,减肉生髀。
草檄百蛮功未展,裹粮五岳游方始。

北固城头,兼天涌、银涛奔涨。
登览处、频经战伐,金焦无恙。
鼓枻鼋鼍深窟畔,振衣鹳雀危巢上。

抱瑟归来,叹游子、飘零南国。
君贺我、商瞿有子,狂歌浮白。
大者才能呼父执,黄鸡绿酒娱今夕。

花落钱塘,江流阔、潮痕初涨。
问足下、何由至此,布帆无恙。
倏尔波涛如梦里,跫然屐齿来天上。

西子湖头,送君日、杨花飞雪。
一万里、蛮烟瘴雨,朱门空谒。
雁字不传滇海路,芦花正映清溪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