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君不能徒步上书献天子,又不能移书帝城结王公。


欲将笔力扛九鼎,纸上有说能平戎。
宣和治极久忘战,羯奴骑马嘶淮甸。

引棹寻池岸,移尊就菊丛。


何言济川后,相访钓船中。


白首故情在,青云往事空。

老凤苍然姿,雏凤锵然鸣。


一见渠父子,令人英气生。


大尚傲一世,不肯揖公卿。

时难转觉保身难,难向师门欲继颜。


若把白衣轻易脱,却成青桂偶然攀。


身居剑戟争雄地,道在乾坤未丧间。

七十闲人两地仙,恰如同见会昌年。


诗名我愧刘宾客,心事君真白乐天。


致仕元无官爵累,藏书各有子孙传。

扁舟一水接湖杭,久别先生道德光。


名子我方思右咳,隔邻公此选东床。


彭聃上寿终澌尽,刘白同年各健强。

论交未觉白头新,闭户车成合辙轮。


自古云希七十老,即今仅见两三人。


欲心久绝身宜健,醉鼻常鼾梦不春。

金马文章坡颍氏,玉堂字画献羲之。


得兼裒施枣此刻,价倍湖州校正诗。

乃翁曾记脱靴亭,直节高风有宁馨。


知命时年弃轩冕,传心学问本家庭。


饱餐霅水仍苕水,高揭文星更寿星。

孔子没而大道微,汉儒承秦灭学之后,始立专门,各抱一经,师弟传受,侪偶怨怒嫉妒,不相通晓,其于圣人之道,犹筑墙垣而塞门巷也。
久之,通儒渐出,贯穿群经,左右证明,择其长说。
及其敝也,杂之以谶纬,乱之以怪僻猥碎,世又讥之。

练长谁涴墨淋漓,年少偏令太守知。


他日王孙求草圣,莫将疏懒傲当时。

华发宴馀春,微风宿云散。
兰皋野气芳,桐冈日初旦。
群贤集崇丘,临流水光涣。
薰蒸应地德,香滑异园蔬。
天花非尔伦,金芝恐其馀。
雅宜斋庖荐,不受羊羹污。
辱赠舂容卷轴新,悬知蚤岁擅诗声。
千林有韵霜风劲,一点无尘霁月清。
细味班香兼宋艳,自惭白俗与元轻。
夺袍吟处笔,垫角雨馀巾。
黄绢才无敌,青藜杖有神。
将乘桓典马,肯受庾公尘。
八年不相见,一棹此招呼。
山水情俱远,琴尊兴不孤。
论诗投玉案,把酒对冰壶。
三月行旌度太行,和风甘雨百花香。
吴公旧政曾于汉,晋国馀民本自唐。
双阙每瞻星北极,诸邦兼领甸西方。
江梅几点漏春光,鹆眼新磨紫玉香。
初试裌衣莺语里,小窗闲写《十三行》。
皇明属休运,圣泽流无方。
雨露所沾被,穹祇献嘉祥。
奎壁丽中天,昭昭焕文章。
百卉待泽如渴病,花信番番吹转盛。
朝来泼火恰如期,黯黯檐端湿云映,野外闲情拾翠偕,城南嘉约摇鞭竞。
绛帏高卷赏秾华,药鼎微温伴清咏。
意惬关飞动,今朝豁所思。
异方同宴赏,到日自题诗。
才士得神秀,清襟照等夷。
相逢涕泪且停挥,城阙萧条梦里微。
唯有青山常不改,月明时见鹧鸪飞。
先生一笑春如海,唤起寒梅病里魂。
卒岁温燖消雨雪,新诗蕃衍长儿孙。
胜游归后久悬榻,僵卧别来今闭门。
落景下曾城,遥烟起孤戍。
系舟著鱼矶,曳杖扣僧户。
忽逢丹霞侣,自诵碧云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