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静里栽梨枣,闲边话葛藤。


缘尘还我雪,世态任渠冰。


宿卉芽浑脱,新禽语模棱。

天上何人修月斧,巧将馀刃斫巴山。


玉蜍清浸婆娑影,正在微云点缀间。

玉版横陈醉眼边,尚馀金鸭水沉烟。


客窗寂寂那消得,只有南丰一瓣缘。

向来枯卉亦生芝,种学才深可瑞时。


语海方知蜗井浅,培风当使翼云垂。


可能任运如彭泽,也要名家似蜀眉。

忆昨追随太史游,欠招吟脚共评秋。


自怜蒲柳难禁老,君向桑榆尽可收。


人物多从危世见,山林盍有好诗留。

文脉丝垂感慨深,奎躔今直鄮山阴。


末流自逐狂澜倒,独步直成空谷音。


四海园林春事里,一家松竹岁寒心。

泛泛一风舟,谁与管去留。


儿翁忘市井,女友隔河洲。


聊尔诗还债,从他笑有仇。

宿留不觉久,非因恋竹房。


山林迟老死,萍梗急贫忙。


走俗形几秽,还家梦亦香。

初心骥伏坊,活计蚁营房。


家与水云远,春方风月忙。


僧窗熟处稳,儿信狎来香。

渊明绕屋树扶疏,大似蓬蒿仲蔚居。


老矣强营三径菊,闲来未厌五车书。


诗成叹我同招隐,赋就须君敌子虚。

密竹疏松一水边,高舂自占曲肱眠。


心如古井真无浪,迹似寒灰岂复然。


舌在未应甘寂寞,地偏犹可小回旋。

瑶山直上玉梯横,不用银花散火城。


著柳共看飞絮动,打窗浑作乱蚊声。


路寻鸾鹤天疑近,石壅鲸鲵观易京。

定交最早,叹西津几度,匆匆论别。
世事浮云山万变,只有沧江横月。
长忆追随,湖山好处,醉帽敧风雪。

湖水弥弥浸绿苔,湖边衰柳两三栽。


游鱼得意潜还跃,幽鸟多情去复来。

望外荆榛蔽辋川,我来何必为逃喧。


乱馀村疃鸡豚尽,秋到江湖藻荇繁。

不比先贤傲竹林,鸣驺许过径蓬深。


瑰词走送惊联璧,钝思追酬漫注金。


岩底幽人矜社瓮,闺中幼妇感秋砧。

燕初归。
正春阴暗淡,客意凄迷。
玉觞无味,晚花雨退凝脂。

少学东坡颇爱奇,夜抄灯疏爇松脂。


老随年度几弦瑟,愁怕月窥双鬓丝。


蚕市已非吾故国,菜园犹得子新诗。

梅柳阴中漫寄家,闲如翠鸨立晴沙。


瘿藤樽内抄松子,行玉盘中拣蕨芽。


犹有乡风餐白啖,更无春梦草黄麻。

卉木萋萋二月寒,杏垂红雨涕浪浪。


无司花女太幽绝,有索酒郎多醉狂。


弄影莫陪张子野,断肠空忆贺横塘。

南山旧说王隐者,北斗今看韩退之。


不须觅句花照眼,行见调羹酸着枝。

文律高峰与激流,五言佳处似苏州。


宁甘鬲县中漓酒,不羡宣城赏弈秋。


白首同归相器重,青云一蹙岂淹留。

人与严徐是一流,英英儒雅冠吾州。


白虹吐烛呈文夜,红杏飘筵得意秋。


禄薄未应腰为折,语多共叹舌无留。

一别故人经几秋,恨无黄犬作书邮。


不知今夕是何夕,却在严州说广州。


宿草雨荒严子宅,布帆风送富春舟。

三年云水伤离别,几负诗筒走传邮。


桑梓春风怀穗石,甘棠今日颂严州。


低昂世事棋翻局,摇荡乡心浪打舟。

绝岛寒林自掩关,深居从不为人闲。


千株松柏清阴外,万叠山河落照间。


云欲收时空不碍,鹤曾栖处法仍还。

白昼亭亭日渐沦,川原如醉净行尘。


旧时草树全无色,一夕江山尽变银。


流水不知溪远近,随风先见石嶙峋。

月下开门送一枝,满林珠玉不胜思。


休伤岁暮难为折,恼乱春愁是此时。


只有孤踪投客意,何曾香气惹人知。

寂寞云中又一秋,忽惊柿叶满峰头。


九江澄汉堪闻雁,五老斜阳独上楼。


入郭应知泉石稳,投林殊叹道名浮。

泉石添新梦,干戈滞故乡。


兴亡非我事,去住为人伤。


归雁逢春雪,饥蚕念古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