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海上东风犯雪来,腊前先折镜湖梅。


遥思禁苑青春夜,坐待宫人画诏回。

九仙沤和汤,浴此二水牯。


主人无施心,冷暖各得所。


道途开十方,瓢杓汲万古。

我又南行矣。
笑今年、鸾飘凤泊,情怀何似。
纵使文章惊海内,纸上苍生而已。

炎图启丕运,皇路熙以平。


蜿蟺发令姿,有美洵一人。


鸿藻舒朝华,大音锵韶钧。

三时受诏拥缇油,曲笔无功苦思抽。


不得成书同太史,须知非我异春秋。


空言自合因人废,残稿犹应盖瓿留。

谁谓灵泉易感通,解令少妇却愁容。


道人应为众生说,此事如何著得侬。

平生著酒满葫芦,醉上禅床不用扶。


更把酡颜惊世俗,方知肉眼是凡夫。

先生自以滑稽雄,何事偷身入汉宫。


跨鹤乘鸾本无定,安知不到此山中。

万里冰轮满,千丈玉盘浮。
广寒宫殿,西望湖海冷光流。
扫尽长空纤翳,散乱疏林清影,风露迫人愁。

山中积雪到檐端,独对篝灯坐夜阑。


不是梅花心似铁,如何禁得许多寒。

偶行幽径岂寻春,忽见丛兰紫茁新。


幸自林深可终日,莫将香引路行人。

灯前自了读残经,风入疏帘月入棂。


坐到夜深谁是伴,数枝梅萼一铜瓶。

万蚕食叶蚕声酣,三条红烛光炎炎。
忽然大声出邻屋,偷窥有客掀襽衫。


狂吟高歌彻屋瓦,两日虎视方眈眈。

爆竹严声彻夜传,曈昽旭日渐东悬。


天开万历王正朔,人乐群方大有年。


及尾屠苏深蜡色,含苞玉蕊媚春烟。

紫衫垂敝白须偏,潦倒惭非入棘年。


听语雕虫身自厌,由来相马事空传。


差强泽畔吟行地,却送河东赋上天。

从叨三晋领贤扉,南纪秋风又锁闱。


屈产自良吾齿老,楚珩虽贵国工非。


残灯晃影疑裁素,清柝传更似捣衣。

北风吹江浪黏天,岭南方伯夜不眠。
床头啾啾泣龙渊,忽睹一叶凌苍烟。


中有虬髯赪颐鲜,鹖冠鹿裘当风翩。

先师未曙礼簪裾,绕膝童蒙告有馀。


商氏教儿先大易,伏公传女更尚书。


三春弦诵开元吉,一代文章接太初。

春来容易玉颜酡,未恨长贫老薜萝。


方朔细君遗肉少,渊明稚子与梨多。


夭桃有口元知笑,翠羽无心亦解歌。

龙马精神母气传,六旬多四益贞坚。


方圆已尽羲皇卦,五十须加孔父年。


膏润梅花嫌雪少,光浮梧叶喜霞鲜。

初风飘柳拂窗纱,最早莺声是我家。


萱草天生长命草,桃花人作合欢花。


纷纷子女争珠黍,一一衣裳斗月华。

平明拜手御炉烟,史笔恭陈上帝前。


虎视谁书秦正月,龙兴自纪汉元年。


老人星在无长夜,尊母台临即洞天。

天鸡隐隐起空中,海日初烧混沌红。


气象新从三朔出,光华长与一人同。


欢将寿爵歌难已,老向高台舞更工。

泪多双镜浊,欲待菊花明。


九日无佳色,三冬始落英。


沉冥非此日,哀痛是平生。

老始为人子,身归父母迟。


谁令英霸器,自失乱离时。


日苦挥无力,天憎问有辞。

幽居已萧瑟,秋气益生悲。


落木一相感,哀猿无尽时。


心随萱草死,泪向竹枝垂。

叶叶啼痕湿,非关清露滋。


栽培垂老日,黄落未寒时。


虫食何曾苦,蝉嘶不自知。

零落高堂菊,秋霜凛冽中。


花随人事尽,叶共岁华空。


歌断哀谁告,魂招赋未工。

血随清泪尽,号泣但馀声。


心弱思难尽,神衰梦易成。


雁边霜乱下,萤外月微明。

白冠依太古,衰绖忍离身。


苦忆惟慈爱,劳心是棘人。


时时闻叹息,点点湿衣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