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西上太白峰,夕阳穷登攀。


太白与我语,为我开天关。


愿乘泠风去,直出浮云间。

我从平地来,忽寄百尺巅。


眼力与脚力,初不减少年。


渐高山愈出,杳杳浮云烟。

孟月摄提贞,乘时我后征。


晨严九折度,暮戒六军行。


日御驰中道,风师卷太清。

马足车尘不暂闲,一年两度太行山。


庭闱缥缈孤云下,游子思亲几日还。

把酒重登塞上台,匡时君等亦雄哉!


云连雉堞秋逾静,月照机丝夜可哀。

清跸度河阳,凝笳上太行。


火龙明鸟道,铁骑绕羊肠。


白雾埋阴壑,丹霞助晓光。

飘飘短褐袍,倚杖立金鳌。


桥束溪流急,树增山势高。


白云连海峤,黄叶满亭皋。

无妨蜡屐并登危,碧汉泓澄欲四垂。


极北三尖疑华掌,天西一抹是峨眉。


灵风暗送双成管,宿雾初收玄武旗。

季夏朔日凉翛然,我携叔申朝上玄。


双璧乍联堪代月,九阍初近莫谈天。


青羊涧暖虹腰度,白马岩高练影悬。

昔闻李供奉,长啸独登楼。


此地一垂顾,高名百代留。


白云海色曙,明月天门秋。

囊里牛腰诗卷粗,他年鹤背重还无。


何如负局先生好,只挟真形五岳图。

道人雅自毛仙伯,元白韩刘诗卷多。


解道蕊珠宫里住,尽应翻作步虚歌。

千山立马送斜晖,平楚苍然色渐微。


最是东南欲尽处,黏天一点白云飞。

岁晏寒扉傍日开,江昏独棹溯波来。


还因东海云霞至,似挟中原岱色回。


万事何人怜伏枕,千秋无恙起衔杯。

山色空相媚,吾眸未忍青。


人从春雨隔,杯入暮云停。


徙倚银河度,凄其玉漏听。

昔闻董糟丘,尝为李白天津桥南造酒楼。
人间二子不可见,唯有杰句挂余心肺烂烂珊瑚钩。


长安风沙住不得,南归再卧苏台秋。

百丈化城楼,君登最上头。


九霄回栈路,八到视并州。


烟火遗尧庶,山河启圣猷。

一石亘千里,石上森万峰。


羊肠绕其西,孟门峙其东。


凛然长黑云,我行入其中。

临险如大敌,奋势成独往。


竭尽筋力能,驯至青冥上。


一壁石怒生,千崖狞相向。

缥渺真探白帝宫,三峰此日为谁雄。


苍龙半挂秦川雨,石马长嘶汉苑风。


地敞中原秋色尽,天开万里夕阳空。

阑干十二挂城头,百尺飞甍暮霭收。


醉客千秋曾上坐,词人万里一登楼。


天门月并长庚出,日观云吞大海流。

北山东入海,驰道上连天。


顺动三光柱,登临万象悬。


俯观河内邑,平指洛阳川。

野寺冠山椒,溪门下弘敞。


荒蹊缘涧入,危磴蹑云上。


松花风际飘,麦苗雨中长。

夜郎一去几千秋,尚有任城太白楼。


身后功名空自好,眼前汶泗只交流。


当年狂客心偏恋,近代风人谁与俦。

会晤何迟别太早,白首相违感衰草。
郭南咫尺望飞旌,况复青山之外红尘道。


渡汾水,向平阳,一官两佐郡,突见君才长。

凤凰台上望分明,白鹭洲连白下城。


好景未忘崔灏句,此楼谁扁谪仙名。


一樽留醉任人里,千载来歌越客情。

野麦青青野日明,漕河一线绕孤城。


乾坤磊落思贤哲,人世分拿总利名。


触目烟云皆是画,无心花鸟更多情。

面面虚窗借日明,层楼高压济宁城。


偶来此地扪碑迹,却喜无人识姓名。


麟凤他时空在野,江山千古未忘情。

何处登高望眼明,天风催送上任城。


千年未听知心话,二老空馀后世名。


汶泗远交襟带水,丹青难会古今情。

陕城形势天下雄,河流滚滚与天通。
巍楼翼翼崤函关,时有舟楫泛其中。


北望太行势崇隆,千里叠巘望不穷,九秋万里起长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