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高标跨苍天,烈风无时休。


自非旷士怀,登兹翻百忧。


方知象教力,足可追冥搜。

塔势如涌出,孤高耸天宫。


登临出世界,蹬道盘虚空。


突兀压神州,峥嵘如鬼工。

凤刹侵云半,虹旌倚日边。


散花多宝塔,张乐布金田。


时菊芳仙酝,秋兰动睿篇。

瑞塔千寻起,仙舆九日来。


萸房陈宝席,菊蕊散花台。


御气鹏霄近,升高凤野开。

莫引凭高目,沧茫海色遥。


秋空波弥弥,寒日树萧萧。


关塞俱摇落,音书久寂寥。

今度慈仁寺阁游,翠烟冬日抱重楼。


冥冥绣栱盘空界,袅袅丹梯接帝州。


立傍星辰天北极,坐看云雾海东流。

地幽人迹少,僧至扫莓苔。


閤迥湖光入,林昏雨色来。


登台怜作客,入赋耻非才。

示到慈恩久,今来九日期。


天寒鸿雁少,秋晚菊花迟。


摇落悲风雨,登临感岁时。

金祠起真宇,直上青云垂。


地静我亦闲,登之秋清时。


苍芜宜春苑,片碧昆明池。

柳色扁舟带水阴,闻君卧疾引登临。


凭高始见三吴势,望远因知四海心。


山僧午后清禅洽,群木晴初绿霭深。

窗户几层风,清凉碧落中。


世人来往别,烟景古今同。


列岫横秦断,长河极塞空。

宝塔过千仞,登临尽四维。


毫端分马颊,墨点辨蛾眉。


地迥风弥紧,天长日久迟。

独鸟层云尽,惊鸦落木多。


登高堪一赋,送远柰愁何。


阛市空尘雾,僧房自薜萝。

行人笑我又偷闲,说与行人听我言。


知得浮生皆定分,有谁教汝自煎烦。

人间何处无春风,春风好处山林中。
我与龄叟心事通,去年雪外来共松炉红。


梅花窗下今日还相逢,铿然者谁敲竹筇。

悠悠双鹭趁溪飞,欲带清风何处归。


湖海近来难著脚,灵山深处自知机。

五里晴行信一筇,入松迎面旧松风。


斜阳归路樵渔笑,翁自何来半醉中。

徜徉古梵宫,如坐画图中。


峰碍半山日,阁来三面风。


静观知物变,老话入僧空。

出豫乘秋节,登高陟梵宫。


皇心满尘界,佛迹现虚空。


日月宜长寿,人天得大通。

为学平生不究源,未妨绝顶上慈恩。


塔高俯视群山小,江阔能容巨浪喧。


人每中登难脚力,谁于高处领天根。

佳节重欢娱,游人胜两都。
笙歌填陆海,日月丽天衢。
健想凌云笔,奇观隐市壶。
祗园开胜地,金刹俯层轩。
水月澄空相,伽陵象佛言。
慈云低树湿,瑞叶入窗翻。
春入慈恩寺,云楼面水轩。
佛光悬日月,空界了名言。
兜率吟边近,沧溟坐里翻。
持酒殷勤问尔农,忧时同此愿年丰。
仓箱欲致崇墉积,耒耜宜加旷土功。
水北有田均夜雨,岭南无地不春风。
金界时来一访僧,天香飘翠琐窗凝。
碧池静照寒松影,清昼深悬古殿灯。
晚景风蝉催节候,高空云鸟度轩层。
袅袅丹梯一径悬,石门草色斗芳鲜。
诸天磬落重林外,六月寒生叠嶂前。
云拥翠萝翻剑壁,雷喧白画泻龙泉。
上层楼、西风瑟瑟,翠蓬吹遍云气。
玲珑窗户罘罳静,烟树满城如荠。
宫阙里。
凤辇乘朝霁,鹦林对晚秋。
天文贝叶写,圣泽菊花浮。
塔似神功造,龛疑佛影留。
洪慈均动植,至德俯深玄。
出豫从初地,登高适梵天。
白云飞御藻,慧日暖皇编。
飞塔云霄半,清晨羽旆游。
登临凭季月,寥廓见中州。
御酒新寒退,天文瑞景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