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九日情何极,三门望特高。


大河横日夜,砥柱析毫毛。


眺览兴亡古,登临意气豪。

江云寒薄不成霜,九月登高菊未黄。


飞镝有声弓已力,小槽分溜酒初尝。


秋容行见丹枫老,客意难胜紫陌长。

霜云明净海山隈,一岁登临始此回。


堂上寿觞淋浪满,栏边佳菊似疑开。


故乡情味人人好,今日荣恩节节来。

重阳何处可登临,独有条山可共寻。


世上几人能到此,樽前万事莫相侵。


溪风猎猎频吹帽,菊蕊纷纷易满襟。

白日孤光尽,英雄志气衰。


弥天皆宿草,何处葬要离。


蜗国人休战,橘中谁斗棋。

一夕新凉枕簟清,秋风送客入朱明。


登高却恐日欲尽,望远方知云有情。


乘兴偶来嫌梦短,步虚归去觉身轻。

满目幽花蔽绿萝,空馀雪鬓影清波。


只怜孟帽因风落,长使陶樽负菊多。


千涧甫从浔水合,重阳已向客舟过。

名节寻名山,四美兼二难。


不知循去步,已历翠微间。


独立在物表,高视乎尘寰。

泉山一方高,其高能几何。


不能千尺耳,罗浮之丘阿。


罗浮自海岸,万丈突巍峨。

镜光本胜游,匪为谢尘扰。


登高舒远眸,习静观众妙。


风景翻多忧,履危愈悄悄。

镜光前无路,才行始通窍。


窈窕入云磴,攲侧行木杪。


凭虚知天高,俯下觉形小。

大节登高大科顶,大家兄弟大家亲。


三杯宙宇醄然后,不记异乡何处人。

九日携壶上大科,天歌一曲宣天和。


浴沂六七惟童冠,孰与诸贤父老多。

中秋对明月,九日逢黄花。


节物岂不好,而况身在家。


樽酒醵邻里,盘餐饤鱼虾。

蝶梦惊回听残雨,鸟声唤起欣初晴。


梵宫烟火带馀湿,黉舍几席生微清。


披衣登阁忽四顾,顿觉远目增双明。

前日重阳日,与客同登玩。


有酒无菊花,把杯一长叹。


良辰苦易失,十月今又半。

重九开秋节,得一动宸仪。


金风飘菊蕊,玉露泫萸枝。


睿览八纮外,天文七曜披。

溪边菊一区,溪竹两相扶。


草木从吾好,风霜杀此无。


闲同元日醉,浩笑一生疏。

半酣壶矢折,又减两三扶。


九日江门有,千年栗里无。


山形当晚瘦,脚迹向秋疏。

兼有吟诗病,何妨著酒扶。


景逢佳处少,句向觅时无。


醉去乾坤小,醒来伴侣疏。

引步下前除,儿扶杖亦扶。


会于何处胜,客有去年无。


天道常流转,园林又变疏。

夜闻花塔风铃语,明日天当不风雨。
晓来万里无纤云,倒挽澄江洗天宇。


峨峨南城公,有似古欧阳。

正潇潇风雨,漠漠城关,如此重阳。
负了寻秋约,怕登山临水,楚怨微茫。
廿年旧游踪迹,分付与衰杨。

登高丘,望远海,海水何茫茫。
齐州九点渺空阔,东西日月悬扶桑。


扶桑宫阙连蓬莱,白虹照耀中天台。

未遂观奇愿,来过静者居。


涉溪云逐马,下榻雨鸣除。


公子携松酝,乡人馈鲤鱼。

广莫亭前秋气清,招邀酒伴走庖兵。


悠然谁解知真意,乐只应须在太平。


直到上峰饶独步,尽收下界入双明。

秋豫凝仙览,宸游转翠华。


呼鹰下鸟路,戏马出龙沙。


紫菊宜新寿,丹萸辟旧邪。

万里秋光客兴赊,同人九日惜年华。


台高不尽看枫叶,院净何须坐菊花。


对酒披襟形独放,凭风落帽笑谁加。

乌回何代寺,鸠唤此山晴。


心契将军约,肩摩小队行。


明年人更健,今夜月初明。

飞梯百级转层峦,政喜登临着眼宽。


海上波涛连阆苑,日边尘土暗长安。


乱来世事终无定,春尽羁愁岂一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