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白人白过银娘未。
白衣裳,又浣银河边水。
晴雪一株香,傍瑶窗斜倚。

囊里不藏金,相随只破琴。


每因看月夜,长动故人心。


腥草关河路,秋风楚越砧。

天际游云白袅袅,渭阳羁客泪纵横。

抟风弄雨有谁见,木落秋高堪自行。

变幻楼台番有态,突然龙豹转须惊。

彭子担簦行有日,拄杖穿云风雨疾。


主人好事家有书,卷埒石渠吞藏室。


兹游远去栖碧山,头角未欲崭崭出。

早潮暮潮时往还,大浪小浪波涛间。


一声呕哑涉江棹,十里涳蒙回首山。


水寺无人僧定稳,仙岩有路鹤飞闲。

久向憨狮子,今来见影堂。


白云何处去,闲却半间房。

曾听樵僧说此奇,今游果尔弗吾欺。


百年忆眼观不足,七十二峰来悔迟。


喧寂解当同体处,身心方是得闲时。

因寻绝胜问山翁,指点泉声万壑中。


花雨影微银地迥,水晶帘卷玉壶空。


林间宿雾多藏豹,石上晴光总化虹。

扁舟独渡珠江水,野客登临耳目宽。


绀殿钟声移棹听,白云山色隔城看。


遐心指点峰千叠,生计商量钓一竿。

则公爱山有奇癖,不住仙城住韶石。

青山白发两相催,且伴宗雷访渡杯。


微雨乍过溪路湿,疏钟遥报洞门开。


暂辞城市人初到,久别家山客又来。

白云一片流空际,往入神霄天阖闭。
朝日夕月两无辉,绿烟黑霭群欺蔽。


风为马兮电为车,中有跃龙失故居。

白云在天高且闲,幽人何苦滞人间。


空庭草色多刺眼,此虽一物宜青山。


居违其所性亦违,遥望天云那可攀。

雨过山自容,白云于焉助。


明没秘中峰,引入青冥去。


玉女窥窗下,隐隐驷虬御。

床敷第一峰,峰头更高阁。


超然出尘寰,何用不寥廓。


万有声臭无,中夜神明跃。

山在白云山更山,此山天与老年闲。


更愁十里红尘到,故著先门隔世间。

李浔冈、黄门郎,文力可以扶九鼎,九鼎之重只手扛。


李青霞、司马嘉,诗文有如堕地驹,千里奔逸信手拿。


天关翁、病羸癃,奄奄气息,教思无穷。

大隐羊城过几寒,两湖三岛怕人看。


欲移枕席无人地,直向祝融峰嵿安。

悄翁一笑破群忧,况有冯甥与共游。


三生一派增江水,一幅青天无限秋。

郭尾潭头我旧游,高原禄岭接潭头。


两甫白云供几杖,悄翁一笑破群忧。

乌飞兔走尚牢笼,暑往寒来秋已穷。


何妨去访无□伴,左拉安期右赤松。

咄咄肩舆小北城,雨馀山色眼俱明。


山眉似为先生展,故遣寒花一路迎。

不到西台久,伤心忆旧游。


水流犹故沼,云散只空楼。


丹荔谁祠柳,清斋不对周。

天风吹梦过招提,瘦策迢迢扣夕扉。


鹤拣白云枝上宿,僧从青嶂月边归。


杉松韵古调清乐,苔藓痕深染敝衣。

担头行李但书囊,撰胜寻幽到上方。


身与白云同去住,客从何处问行藏。

白云升远岫,摇曳入晴空。


乘化随舒卷,无心任始终。


欲销仍带日,将断更因风。

白云南山来,天际自卷舒。


寥落今何事,对此心益虚。


浪迹羲皇后,纵意无怀初。

烟波不可涉,且向白云归。


好鸟人共语,悬萝春拂衣。


高山增仰望,尘想日初稀。

郁郁名山瑞气藏,青囊闻说受曾杨。


三秋落日悬高陇,一片飞云堕太行。


松柏望中愁并远,蓼莪吟处梦偏长。

岧峣飞磴入林丘,天际遥看瀫水流。


青壁只疑人世断,白云何羡帝乡游。


茆檐上月千花瞑,草阁吟风万树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