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何处登高望眼明,天风催送上任城。


千年未听知心话,二老空馀后世名。


汶泗远交襟带水,丹青难会古今情。

青山行访到螺山,树拥危楼昼不关。


供奉放来随处所,神仙流落在人间。


岂徒正殿惊番使,实有微辞讽玉环。

狂歌采石月,高卧谪仙楼。


珠斗当窗见,银河拂槛流。


朔鸿飘塞色,羌笛入边愁。

山楼飐飐风波阔,估舶溟溟人语昏。


寒食作阴将变雨,故人临别只消魂。


坐看海水群飞日,漫及神州戮力言。

清朝新政简英才,三十年劳亦异哉。


翰苑文章名独步,春官仪礼手亲裁。


雨馀水阔鲲南起,霜后风高雁北回。

今古何人最上流,乘风此日快登楼。


一川花柳情怀旧,六合烟云眼界浮。


力士已曾输跪膝,夜郎谁复望归舟。

十月官河未有冰,北风清利彩帆轻。


词林我正惭先步,学海时方重老成。


六馆旧人怀指授,三山新赋入经营。

名山巀立大江前,圣祖宸游地俨然。


宫树戴云犹五色,涧花回辇欲千年。


楼台极目烟中市,犀象连舻海外船。

金猊作山雄踞蹲,异境灵踪不尽论。


涧户雨晴浮玉气,石坛春暖长龙根。


三峰远势分襟带,九派长流入吐吞。

十载名场任是非,塞翁得失早忘机。
何期蹇足驱驽驾,偶触新情学鹳飞。
搏虎恐贻冯妇笑,割鸡应惹武城讥。
半江日落登临晚,百尺栏依雉堞浮。
人去风流千载上,客惭潦倒十年游。
华清宫冷新词断,采石江空落木愁。
层楼新构五云边,古朴无华质自全。
混沌别开非色界,虚明即是小壶天。
入帘柳絮浑无迹,拂栋梨花失故妍。
心远何妨近市廛,直于太古溯先天。
至文亦自元从质,大雅谁教独尚玄。
外扰不令纷俗虑,内观无自染尘缘。
广寒境界不容缁,纯垩全无彩绘施。
雪霁偏宜苏子兴,月明还咏庾公诗。
清虚自是无尘地,质朴元同太素时。
天寒霜雪繁,日没城上楼。
楼中谪仙人,玉立横清秋。
金龟换美酒,醉脱鹔鹴裘。
昨岁虏骑犯紫荆,辅畿列郡皆震惊。
天子推毂赐金玺,直西妖氛须臾清。
干今下诏防秋蚤,使汝专镇朔方城。
天上余孤月,人间独此楼。
惟公堪一醉,与我共千秋。
碧树迷仙迹,青山忆旧游。
凭高怀古兴翩翩,此日登楼忆谪仙。
遥望蓬莱浮紫气,还瞻泰岱隐苍烟。
酒星天上光长在,诗句人间世共传。
日为公来戒小车,夜船风便但缄书。
名高法从三朝上,职重留都六载馀。
启沃经纶方自此,交游赠处欲何如。
亭外潮生人欲去,为怕秋声,不近芭蕉树。
芳草碧云凝望处,何时重话巴山雨。
三板轻船频唤渡,秋水疏杨,欲折丝千缕。
已将舟楫济明时,更爱湖山早拂衣。
百里风流思绿野,两朝功业付黄扉。
闲凭独鹤看棋局,喜有群鸥伴钓矶。
依微云树渺江滨,忆尔梁鸿独隐沦。
放浪烟霞双短鬓,徜徉天地一闲身。
即看兰萼先春发,更有梅花照眼新。
百尺城高济水阴,他乡乘暇此开襟。
酒人问月空楼阁,词客凭阑自古今。
碣石北瞻双阙迥,昆仑西指浊河深。
堂堂郑使君,美誉粲星文。
不羡草头露,愿栖山上云。
罄躬事女冠,无乃承异闻。
高城蘸云根,聊可慰心迹。
长风万里来,如对骑鲸客。
监州好事者,树此楼与石。
系缆任城下,登楼古堞边。
远山低绿树,平野接青天。
身世无何酒,神游不记年。
文武俊才今再用,一身万里此长城。
诗书本自儒林重,韬略复为麾下惊。
采芑妙成猷算壮,扬旗时扫塞尘清。
音问来从北海上,故人遥向此相怜。
难将璞璧投幽室,可把长缨濯下泉。
我自福堂安桎梏,君于陋巷诵遗编。
学得万人敌已成,壮猷独步冠神京。
几年经略长城固,一日声辉天下名。
莫道萋菲终贝锦,坐看心迹自分明。
细雨空亭绝塞尘,长才应许旧交人。
遥闻烟火山头熄,且喜禾苗垄上新。
天意已尝怜志士,圣明安肯杀忠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