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当代儒魁不数人,纷纷胶胶孰知春。


诗来话起梅花约,一段风流意更真。

涧谷闲人与探梅,小楼红蕊万枝开。


临风便合寻吟笔,尽夜翻劳置酒杯。


郡将倅车将欲至,治台莲幕不能来。

借问江南信,花开定几旬。


洞中才破腊,野外枉寻春。


探处迷村口,飘时忽涧滨。

正朝览物华,庭梅色已弄。


送腊稍辞寒,迎岁尚含冻。


年光蕊上转,春意枝间动。

素赏殊非桃李人,深藏疑避绮罗尘。


自从逸客高吟后,湖月溪烟几度春。

粉署墙高隔石泉,香温飞出散寒烟。


似谁佩玉非无德,即尔含冰亦有年。


孤影只当同客寄,黄昏不欲尽人怜。

螺碧遥峰,鹅黄新水,大堤烟草初暖。
紫骝斜袅,金鞭十里,笑花风浅。
琼清粉淡。

问西陵有谁来往。
南枝约略初放。
懊恨封姨,抛下一天惆怅。

一路尽氤氲,看花倍忆君。


白杨知己泪,宿草故人坟。


树影含残照,猿声哭暮云。

白龙江上路,五里即梅林。


暂借芦中宿,同谐物外心。


清霜明竹屋,凉月坠花阴。

雪后寻梅坞,芦中问钓矶。


榻同陈仲举,诗得谢玄晖。


朔气凝青幌,寒香动翠微。

花神催晓梦,枕上忽闻馨。


路指梅林白,尊携竹叶青。


萝衣沾宿露,藜杖带寒星。

梅坞馀残雪,疏枝冷不禁。


去招梁苑客,同作灞桥吟。


十里花为市,千家玉作林。

藤山梅万树,冬尽一齐开。


粉面怀人瘦,香魂入梦来。


翠微将失色,玉屑渐成堆。

莫惜倾三雅,春来第一游。


舅甥多雅谑,文酒是名流。


客有王摩诘,人逢顾虎头。

僧隐柴关里,杯行竹径中。


草心尚隐绿,花蕊未舒红。


近水天难夜,高原晚易风。

古寺逢人少,寻香一径斜。


低枝半隐树,深谷易为花。


坐久歌频换,尊空酒更赊。

忆梅昨夜下西洲,寄我双枝过陇头。


自笑看花犹有兴,却怜诗不似扬州。

门外春风应候来,扁舟还拟去寻梅。


山僧每讶多年别,游侣方欣久客回。


草阁一枝先破萼,村园数树已生苔。

罗浮梅花别有村,白头村主招花魂。


幽香万斛媚幽径,皎皎不受纤尘昏。


芳名可入石湖谱,孤踪独寄於陵园。

除岁迎年忙不了,独游华寺探新春。


寺僧亦向忙中去,让与梅花作主人。

不浅寻梅兴,因之冒雪过。


暗香浮玉树,寒色冻银河。


岁月盘根久,风霜吐气多。

两种风流,一家制作。
雪花全似梅花萼。
细看不是雪无香,天风吹得香零落。

桃李争春不耐寒,老龙独向雪中蟠。


孤标只许青松侣,冷艳从教白眼看。


瀹茗赋诗聊酝藉,巡檐索笑足盘桓。

一树寒梅傍砌栽,东风依旧见花开。


主人已去犹为主,不厌花时日日来。

千峰雪犹积,万木春已回。
穷阴倦羁束,忽欣阳景开。
徐步出衡门,中野展幽怀。
水边山下懒寻伊,折放瓶中看一枝。
一片飞来沾砚滴,似嗔老子不题诗。
缚屋疏疏傍柳塘,诗肠浑不畏田荒。
今年天赐清修福,只咽梅花一味香。
除却梅花不可无,梅花之外更何须。
花中儿女纷纷是,唯有梅花是丈夫。
嗅梅林下看新晴,顿觉萧然俗虑清。
事往语人犹在梦,才疏于世若忘情。
雨添江水春无迹,雪堕松梢夜有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