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问菊城南路,秋光又一年。
草桥风景尚依然。
正是黄花时节、碧云天。

窗外天光暝。
素壁前、添出几重花影。
移座对花,故烧高烛,花叶光莹。

故人邀我,城南访菊,已过黄花时节。
更从何处问秋芳,见一路、霜林残叶。


蒹葭阁下,陶然亭外,剩有寒芦如雪。

去年花比今年蚤,今年人比去年老。
尽道人老不如旧,谁信旧人老亦好。


秋菊总开旧岁花,人今但把新人夸。

徐园残菊愁吟眸,支离万本皆垂头。


繁霜晚节岂辞避,夜来风雨胡相雠。


与君来迟敢伤暮,要知劫外叨天优。

夫君种菊自年年,买得支公胜地偏。


甘谷移来鸣玉水,给园分作布金田。


雅闻彭泽翻为具,能使江州忘遗钱。

醉眼摩娑不肯还,任他醮鼓也如闲。


才穿丁邜桥头过,便是吾家郭里山。

今年菊种家家少,独自君篱细叶多。


差胜江州王刺史,不须携酒也相过。

千钱不枉买西邻,浊酒墙头无限春。


曹伯许男容入会,老夫叨长号王人。

篱边五色傲霜花,白酒黄鸡不用赊。


乘兴即来酣即去,许家的的胜陶家。

九月黄花十月肥,畴能澹圃斗寒菲。


移庖酒自江州好,挈弟人夸小令稀。


二阮不须论犊鼻,诸王应是胜乌衣。

不谓吹篪侣,弥甘在涧穷。


浊醪玄夜隔,高枕白云同。


处士逃何点,通家识孔融。

相携秋色里,采菊步迟迟。


故国啼鸟在,离宫蔓草知。


人闲因有道,岁晏亦多思。

江左重来日,萧条益怆神。


黄花犹有汝,白首更无人。


意气期之子,文章托此身。

众木凋零后,群芳烂漫时。


移从新上苑,采忆旧东篱。


玉琫交璀璨,金钿斗陆离。

九日移庭砌,三秋列苑墙。


吴绡纷浥露,蜀锦碎匀霜。


幄借青绫被,簪宜白苎裳。

凄凄暮雨滞南鸿,冷翠幽香对菊丛。


三径已荒摇落后,半生多在别离中。


自甘署冷容官拙,敢谓诗穷得句工。

菊花还似故园黄,遥忆东篱水竹旁。


着雨繁英如有泪,悲秋迁客岂无肠。


羁栖远国身仍寄,磊落雄心老更狂。

新霜下庭除,寒气薄丛菊。


幽花泛馀馨,残叶抱枝绿。


佳人惜流序,玩此竟昏旭。

寂寂柴桑宅,黄花但满园。


相将秋意晚,无奈晓霜繁。


珍重殊方种,艰危隔岁根。

秋雨羁慈室,惊传折简呼。


黄花依玉箔,翠叶映琼苏。


爱客忻投分,论文恕鄙儒。

浅碧笼裳。
印麝尘步屧,尚识秋娘。
共惊劫后,岁华渐老,游踪到处,偏近斜阳。

干山盘曲带诸峰,与客寻幽向此中。


溪色秋同天色净,篱花晓裛露花浓。


云林泉石清深处,人物衣冠太古风。

我性颇爱菊,手栽满东篱。
苦遭风雨妒,花事今年衰。


秋色殊冷淡,不堪饰茅茨。

帝城秋晚更妍华,仙院初开绕径花。


冷艳何曾遗玉砌,幽怀翻似对山家。


高云护叶淩风劲,锦槛扶枝映酒斜。

盏为黄花送几巡,夜深烧烛尚留宾。


独怜不敢登坛赋,五鹿偏愁折角巾。

拒霜花傍石阑干,家有青毡坐不寒。


闻道宜城新酿熟,应知不厌客频看。

霜天下马一尊残,把菊深秋兴倍欢。


摇落未应同泽畔,风流今尚在江干。


乌衣旧宅通花市,锦石高斋傍蕊栏。

积困犹思一放吟,久晴今日独阴阴。


端知茗座无人过,为爱霜花故晚寻。


一室坐怜秋色尽,众云能使落阳深。

猎猎阴风已戒寒,萋萋林卉各凋残。


惊看红叶年垂暮,喜对黄花露始团。


感物长吟俱寡和,怀人独酌不成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