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士为欲心缚,蜗牛粘壁枯。


荣华不盈睫,咎责弥八区。


不有君子人,中流谁一壶。

今休阁铅黄,昔念长安远。


出游写我忧,驾言岂顾返。


撑舟度平湖,蜡屐试叠巘。

故人得会合,况复有乡闾。


静失秋天幕,幽忘海上居。


留连且彻晓,分散即如初。

秋来定有池阳雁,飞过蓬莱报子知。


天上旧游今似梦,觉来追忆始堪悲。


檐前日屋融融暖,阁下风廊细细吹。

群居未信相从乐,要识相从是别离。


芸阁掩关当宿夜,江船吹火未眠时。


无人见雁同持酒,有客看猿自赋诗。

三十六峰当郡前,世间无此好山川。


辞家上马消一日,去蜀题桥今七年。


草奏南宫文似锦,紬书东观笔如椽。

小立江风见蜀船,绣旗朱幔鼓声喧。


问言何郡客新到,知是故人吾欲颠。


芸里简书真昨梦,菊边卮酒是前缘。

忍穷能到骨,何物可愁翁。


守口双奁静,抄书万卷空。

后有儿如许,前瞻祖自然。


诗书三世验,乡党一辞贤。


遂失升堂愿,徒供相柩篇。

进退非关我重轻,乡来何屡乞青城。


西风又上蓬山去,指日须为政地行。


卫霍功名思灭敌,成康时世欲持平。

醉乘黄犊穷山河,倏然遂向桃源过。


桃源尽处见城郭,万家欣欣闻弦歌。


主人喜扫溪上榻,爱我鬓发尘埃多。

不奈诸公厌石渠,年年送客意何如。


直言饱诵刘蕡策,大意争传贾谊书。


今日朝廷唯主圣,异时风俗要人锄。

几年江海烟霞,乘醉一到京华。


已觉不嫌羊酪,谁能长守兔罝。


脱巾偏招相国,逢竹便认吾家。

定交不在蚤,意合盖已倾。
胡侯西南来,两载同书檠。
与人徐有味,于世初无营。
每憎鸡荩谷,自许凤鸣冈。
论事方刘向,修文遽卜商。
高名宁泯没,老意自凄凉。
生平迂拙畏非彝,苦爱曾颜道甚夷。
麋鹿岂堪婴组绂,渔樵只合在山陂。
遭时不叹冯唐老,忍耻空惭鲍叔知。
疏慵斋阁昼常扃,忽喜君来病魄醒。
走访禅山诸洞穴,醉吟词客旧林亭。
十年多难头俱白,四友相看眼共青。
不奉清谭一纪馀,相期情分愈于初。
数篇秀句锋谁敌,累幅华笺手自书。
芸省联曹虽喜共,萍江制邑独惭疏。
剸繁芟弊力无馀,行学存心负厥初。
冻笔方驱嚣讼牒,解颐忽得故人书。
分襟固久情还密,领邑虽邻迹也疏。
百盏先尝一盏醇,三分才破一分春。
花间剔火香烟细,竹外垂缣画笔新。
落日穿林照檐额,绪风吹草动阶唇。
郡境时虽泰,江乡腊已深。
群情忧雪晚,精意喜天忱。
夙驾才分祷,春空倏变阴。
宫壶移刻对延英,文帝从容问贾生。
儒馆旋承恩诏入,士林尤说御批荣。
丹山凤出宁无种,沧海鹏抟遂有程。
盛府年来讼缿空,等闲深入乱云中。
惊禽引避前驱旆,宝刹幽寻数亩宫。
飞盖塞涂溪影杂,行歌聒地谷声通。
羡君持节拜庭闱,未老双亲看彩衣。
若过盖公烦问信,坐曹日念旧游稀。
屡从樽酒接从容,叔宝风姿照座中。
他日相逢年益老,棋坛尚可角雌雄。
虎榜先登到凤池,前良多以十年期。
虽知勇退急流去,壮岁功名会及时。
通泰牢盆亘海滨,宅家专欲用儒臣。
淮南草木生颜色,又见龙头第一人。
汉庭早已冠群仙,阔步登瀛最少年。
窃叹岂惟年叵及,人门才业总翘然。
天下大峨山,雄秀盘厚地。
山虽不在眉,所在拥空翠。
矫矫三苏公,挹此淑灵气。
江海飘飘万里身,醉游随处乐天真。
地无王气非佳地,人有方瞳是异人。
可恨龙盘遗建业,谁怜鱼腹葬灵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