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晔晔复煌煌,花中无比方。


艳夭宜小院,条短称低廊。


本是山头物,今为砌下芳。

忠州州里今日花,庐山山头去时树。


已怜根损斩新栽,还喜花开依旧数。


赤玉何人少琴轸,红缬谁家合罗裤。

一丛千朵压阑干,剪碎红绡却作团。


风袅舞腰香不尽,露销妆脸泪新乾。


蔷薇带刺攀应懒,菡萏生泥玩亦难。

山榴花似结红巾,容艳新妍占断春。


色相故关行道地,香尘拟触坐禅人。


瞿昙弟子君知否,恐是天魔女化身。

吴中四月尚馀寒,细雨霏霏怯倚阑。


老子真成兴不浅,榴花折得一枝看。

比因酬赠为花时,不为君行不复知。


又更几年还共到,满墙尘土两篇诗。

浓绿万枝红一点,动人春色不须多。

待阙南风欲炷香,东风打并住西堂。


石榴已著乾红蕾,却问春归有底忙。

堂下一匹郑虔马,栏边两株安石榴。


但能有酒邀佳客,亦任狂花落素瓯。


侍女红裙无好色,主人白发自侵头。

王母庭中亲见栽,张骞偷得下天来。


谁家巧妇残针线,一撮生红熨不开。

紫府真人饷露囊,猗兰灯烛未荧煌。


丹华乞曙先侵日,金焰欺寒却照霜。


谁与佳名从海曲,只应芳裔出河阳。

一夜春光绽绛囊,碧油枝上昼煌煌。


风匀只似调红露,日暖唯忧化赤霜。


火齐满枝烧夜月,金津含蕊滴朝阳。

客邸高眠只无赖,忽见花发强开筵。


锦窠银子尚未结,赤萼青枝虚可怜。


东风不吹春老矣,零露初滴朝嫣然。

绿叶丹葩连理枝,折来偏与玉冠宜。


迷花自是仙人事,周蝶逍遥两不知。

枝枝露滴紫金盘,千叶葳蕤胜合欢。


花萼同心兄弟似,殷勤簪向御风冠。

嫩叶生初茂,残花少更鲜。


结根龙藏侧,故欲并青莲。

密幄千重碧,疏巾一拶红。


花时随早晚,不必嫁春风。

老蟾半影秋如水,曙色一声霜满街。


白发山人到城府,石榴花下借眠来。

猩巾绉摺亚枝红,独现精神万绿中。


带种归来传博望,动人咏处想荆公。


触风绛彩逃春艳,萦火朱房烁暑空。

病卧高楼伤客心,隔帘花发昼阴阴。


朱房宿露辉朝日,碧叶穿云映远岑。


大碗移栽今满地,茂陵回首欲沾襟。

一朵花开千叶红,开时又不藉春风。
若教移在香闺畔,定与佳人艳态同。
佳人最爱石榴红,染作轻裙步履同。
唯有此花难入意,任教荣悴逐薰风。
花似新鹅色泽均,萼如柘茧乱纷纷。
更临返照遥凝目,翠幄无端惹瑞云。
六月群芳歇,榴花拆浅黄。
色方金菊淡,体异玉簪长。
触日犹能媚,迎风不在香。
英英石榴花,不火而自晰。
凡今之人兮,谁不附炎热。
百鬼瞰高明,丹朱易倾跌。
石榴花,为谁好,一树垂垂向官道。
年年花落复花开,不觉前年人易老。
去年花开白日长,长官载酒来称觞。
腊月红榴似晓霞,青潮白海照天涯。
他时挂席移根去,应胜庐山顶上花。
待阙南风欲上场,阴阴稚绿绕丹墙。
石榴已著乾红蕾,无尽春光尽更强。
不因博望来西域,安得名花出安石。
拗并茸蒲映酒尊,节临重五已开繁。
争看如火南风树,那谢屯云西域根。
子绽绿蛇珠颗颗,花垂红鹊羽翻翻。
翠叶朱英映槛斜,薰风乍度展狂花。
枝拖火齐烧新月,蕊缀丹珠妒晚霞。
龙烛辉时开绛帐,缃罗栽就补红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