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经宿玄云合,飞铅遍霎时。


座间银海晃,天上玉龙知。


肸蚃忱无间,菑畲稔有期。

民力东南竭,宁堪岁荐荒。


隐忧惭肉食,虔祷合鹓行。


归路风犹劲,瞻天色更苍。

长笑蛇医一寸腹,衔冰吐雹何时足。


苍鹅无罪亦可怜,斩颈横盘不敢哭。



岂知泉下有猪龙,卧枕雷车踏阴轴。

三年走吴越,踏遍千重山。


朝随白云去,暮与栖鸦还。


翩如得木狖,飞步谁能攀。

巴楚夷陵酒最醇,使君风味更清真。


少年恨不从豪饮,薄宦那知托近邻。


本拟笙歌娱病客,却催雨雪恼行人。

琳阙岧岧倚瑞烟,忆陪游豫入新年。


云深晓日开宫殿,水阔春风扬管弦。


千骑清尘回辇路,万家明月放灯天。

今秋少雨冬不雪,麦寄浮埃根欲绝。


圣主焦心闵万民,负扆不怡常膳撤。


诏书朝下遍九州,岳渎百神俱祷求。

画省森沈坐掩门,斋心应自远尘氛。


仙郎曲调裁春雪,武帝祠坛礼白云。


天阔苑钟空外度,夜寒宫漏梦中分。

愆阳经腊恻皇情,遍走灵祠达意诚。


马殆始知仙府迥,露寒如到月宫清。


甘泉既久蠲民瘼,惠泽非难涤厉萌。

一炷香腾烟雾昏,寒云酿雪●犹温。


雨旸坐见公调燮,消渴居思我病原。


沥疏乞归犹未许,忧时既●尚堪存。

天其或使不轻飞,有待随轩故作迟。


风静圆虚才半夜,雪随精意若前期。


影藏寂寂沙头鹭,寒入青青垄首岐。

怪来六幕了无风,虚室光摇表里同。


端木已飞花委积,老蟾应借色朦胧。


忍寒须放儿辈喜,清赏莫令樽酒空。

斋居无尘足清暇,明月满城如雪夜。


情知露祷圣心劳,对榻不眠听漏下。


火冷初惊沉末灭,杯香已觉松涛泻。

寓公清致本苕溪,借榻三回听晓鸡。


出韵令严诗律险,弹棋人倦子声低。


清斋坐合金兰契,法从班联玉笋齐。

天意怜贫者,冬深雪尚悭。
朔风吹黑道,云气护青山。
色瑞占三白,年丰露一斑。
懿铄维皇命,敬时开子辰。
避殿廑斋盛,陈醴荐明禋。
云雷风雨司,将命肃臣邻。
祷雪宵辞禁苑西,贞符亲睹御标题。
古祠深院留明月,宝炬银灯拂绛霓。
北角芒垂寒斗近,中庭乌噪朔风凄。
祈灵恭向禁城西,天语亲承御笔题。
古鼎浮烟团小盖,宝幡摇影飐修霓。
神君时至泠然语,云物冬深飒以凄。
万国朝元掖省开,千官鹄立雪飞回。
阳和觉向瑶池近,花片疑从阆苑来。
色眩朱衣明斗柄,光浮黄幄映楼台。
郡境时虽泰,江乡腊已深。
群情忧雪晚,精意喜天忱。
夙驾才分祷,春空倏变阴。
至元二年冬不雪,天子夙夜忧黎民。
官庭择日诏方士,台观通天求百神。
留侯之孙住龙虎,世领祠官列圭组。
白头灯火玉堂深,三叹朱弦对古琴。
庭鹤梦清知夜气,江梅花蚤见天心。
日将南至迎修景,风自东来问捷音。
太乙坛开荐礼勤,省垣梧竹绝尘氛。
灵光正想通三极,清漏微闻下五云。
窗散炉薰看月淡,帘垂竹影坐星分。
残腊岁如客,土脉乾欲裂。
以我径寸心,求天盈尺雪。
天高九万程,求之焉可得。
旌旄十里驻邙山,夜醮琳宫太古坛。
宝殿降真方隐隐,大田弥望已漫漫。
抚封和气通为润,载路欢谣不避寒。
谷中草木几经春,敕额犹存古隶文。
千里耕桑安土俗,一炉香火奉山君。
多留姓字溪边石,惯见旌旗陇上云。
诚意通群祀,朝来忽已飘。
六花纷汗漫,千里入均调。
赵璧光凌日,隋珠暗掷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