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夫人自七十,有母尚期颐。


不遣千山讣,犹应一病迟。


孝留天下口,身立女中师。

忆哭清湘掾,诸孤未裹头。


盛年能素节,凛气却清秋。


眼底生刍奠,身前泛柏舟。

丽日萱花照五云,升堂风采见乾淳。

蓬莱会上逢王母,婺女光中见老人。

雨露一门华发润,江山满座彩衣新。

青年妆粉久辞匀,妇节亲慈世所闻。


身作孤鸾惟照影,眼看双凤递凌云。


婴情绣褓山俱重,结念并刀水不分。

白发青瞳寿者身,每逢佳节话咸淳。


百年未尽四千日,来岁还周九十春。


迁客无家空望拜,孤臣有表竟谁陈。

婺女呈祥,瑞光分自云衢烂。
凤萱金灿。
留待佳辰绽。

我祖当家始,零丁只影存。


根芽惟大母,枝叶又曾孙。


触少心犹惕,慈多语易温。

叠彩春风里,含饴爱独深。


卷卷行己训,历历读书箴。


长忆违离语,难酬侍养心。

忆我始来万安日,远道依人附鸣鳦。


我方兄礼事尔父,见尔深怜好姿质。


束发双垂仅及肩,摄衣趋拜才过膝。

羽人重服食,谓可获高年。


闇河采桂实,郦县汲菊泉。


谁知此术妄,修短均由天。

秦时巴寡妇,世擅丹穴赀。


筑台只旌富,未闻能博施。


贤哉我恭人,所宝在俭慈。

丹山凤将雏,养成毛彩异。


上天衔瑞图,飞来鸣盛世。


昔我孝廉叔,名织登科记。

觥觥太守公,我之王父行。


一箭取功名,门前旌棨壮。


恭人昔来嫔,薳簉贤声畅。

玉峰千古高寒,浮花细叶难相称。
风流不减,谢家林下,蔼然辉映。
最关心处,岁时伏腊,蘋蘩荐敬。

寻常率性道非遥,末技浮言总不消。


大阐彝伦明至教,从知忠孝本同条。


春风不择山皆好,沧海能深水自朝。

俯仰间关日月遥,镜中遗恨已磨消。


照临肝胆天双眼,支捍风波柱一条。


丹诏贲传孤冢远,德门高耸众山朝。

桃溪门枕路非遥,装点春山雪正消。


别圃风多知柳态,寒岩霜后见松条。


谁教侍婢同心胆,天遣遗孙立圣朝。

谁道君门万里遥,君恩寸尺也难消。


非缘截发天无二,安得旌门诏有条。


节义昭彰孙子职,纲常扶植圣明朝。

风声初树海天遥,六馆身先令岂消。


教立本须崇节义,化行谁道祇规条。


贞魂总爱明今日,烈女闲将想累朝。

心断夫天九地遥,光荣未死亦何消。


掩穷清昼门双片,照满寒帏月一条。


宿草孤坟成往梦,高门大扁揭当朝。

天覆苍苍未是遥,一封初展恨全消。


共姜苦节藏无地,令伯衷情疏有条。


山色遂添高褉美,斗光何意小星朝。

天颜咫尺对非遥,疏入金门露未消。


祖母心情悲昔日,风灯形影细追条。


神驰紫极天如水,风约绯袍月满朝。

清浅阅蓬莱,名家燕喜开。


霜封三径后,云烂五花裁。


姆训传迁里,君恩陋筑台。

堂上春深并锦袍,中丞甲第五云高。
麻姑自阅桑成海,王母亲栽树作桃。
旧德共看麟阁画,馀光殊有凤池毛。
元公宰木阅居诸,二母仙闱鹤发馀。
盝里尚藏金殿草,座中时展玉函书。
几看莱服连鸠杖,时过潘园并板舆。
髫龀怜儿幼,诗书仰母慈。
过桥分野色,极目送春晖。
座右陈情表,窗前故杼机。
怀清台筑武林门,宅里旌扬圣主恩。
旴水金章趋令子,庐江银艾列贤孙。
麟编直与冰霜映,龙敕长随日月存。
宅相曾期应外家,且因喜燕进流霞。
紫鸾诏待辉双翟,青鸟书传集六珈。
萱号忘忧金作草,芝看联秀玉为花。
春湖映空光一碧,春日烘云成五色。
金堂仙人燕王母,云影波光乱瑶席。
麟洲别来几清浅,兰叶萱枝翠如剪。
绿牖凉霏紫麝尘。
宝猊晴暖瑞香云。
蟠桃日日瑶池宴,玉桂年年月殿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