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婵娟罗浮月,摇艳桂水云。


美人竟独往,而我安得群。


一朝语笑隔,万里欢情分。

义公习禅寂,结构依空林。


户外一峰秀,阶前众壑深。


夕阳连雨足,空翠落庭阴。

义公习禅处,结构依空林。


户外一峰秀,阶前群壑深。


夕阳连雨足,空翠落庭阴。

寺南几十峰,峰翠晴可掬。


朝从老僧饭,昨日崖口宿。


锡杖倚枯松,绳床映深竹。

何处凿禅壁,西南江上峰。


残阳过远水,落叶满疏钟。


世事静中去,道心尘外逢。

一月真时月月真,何须种种别前尘。


禅房昨夜灯前话,谁是客人谁主人。

此处少人迹,禅房深客心。

殿廊常寂寂,花木自深深。

面壁看红影,蒲团对绿阴。

自在三山客,逍遥西海宾。
孤身到处自全真。
风月永为邻。

俗尘浮垢闭禅关,百岁身心几日闲。


安得此生同草木,无营长在四时闲。

夜久真消雪水茶,听琴观弈共灯花。


当年几许留诗在,不向山僧问碧纱。

堂上曾分佛供茶,忆僧遥问木兰花。


相逢更爱毗卢暖,笑煞尘途抗帽纱。

一箪小寄青莲宇,尺土巍临白玉京。


名药晒庭分草木,好诗书壁杂真行。


劫尘息后心源净,僧腊高来颔雪生。

衰颜久欲寄名山,江国征师几往还。


隔水空知恋桑梓,纡筹岂足静夷蛮。


淮天鹤唳军声壮,海戍乌栖战舸闲。

浮云逆旅本空虚,寄宿僧房夜漏徂。


欲识禅心无住处,青莲露叶走明珠。

山人每为看山出,唯有山云不待期。


草长乍经春雨后,江明偏近夕阳时。


前林犬吠僧归远,古殿钟鸣客散迟。

支公本是禅林秀,更爱祇园在近乡。


问柳寻花唯竹杖,解衣支枕有山堂。


云浮世界知空寂,雪满头颅叹老苍。

久寄青莲宇,因之问上乘。


自知闲有味,不愧老无能。


响彻秋风树,寒生夜雨灯。

携酒出偶尔,随意是端居。


垂老诗犹进,能狂礼不疏。


兴高云影外,心悟磬声馀。

驱车林壑晚,不觉路萦回。


钟响禅扉近,僧迎山火来。


登攀惟一径,开辟自多台。

官闲未觉往来妨,疏懒从公意自长。


松柏有心寒始见,芝兰入室久弥香。


送秋容我无何饮,畦夏怜渠有底忙。

怅然此握手,共把青松枝。


雁度斜阳里,蝉嘶落叶时。


浮云增暮色,古木澹秋姿。

萧晨游法苑,迥眺出云峰。


秋色霜前雁,寒声雨后钟。


酒随陶令醉,谈许惠休从。

嘉会逢休沐,城南枉客车。


竹深三径里,松偃六朝馀。


贝叶齐诗策,莲花照梵书。

江南词赋有群才,曾共高僧社里来。


人忆歌骊辞粤峤,客疑招骏上燕台。


寒翻贝叶斋前诵,香识梅花雪后开。

同舍别何久,乍逢秋已深。


君方理簪绂,吾欲乞山林。


橐笔三朝客,支筇五岳心。

鸣磬海楼东,栖禅亦此中。


伏牛千古事,驱马众人同。


过郢歌谁和,游齐瑟自工。

丈室隐茅茨,清斋缮性时。


教曾黄石许,心果白鸥知。


习睡憎便腹,谈诗畏解颐。

谁期趋府客,同有住山心。


涧鹿窥禅诵,林猿听苦吟。


清斋黄菊冷,孤磬白云深。

王泉初解辔,松院揖方袍。


地远祇林静,天空禅月高。


楼真知道在,息影觉心劳。

萧洒襟怀慕子猷,剩栽修竹径通幽。


三间远比渊明宅,百尺徒夸庾亮楼。


风送鸟声春寂寂,日筛帘影梦悠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