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惊涛挟风起,一笑独寻山。
近海无连岭,因沙作戍关。
棉田新涨急,雨网钓舟还。

迢迢百里外,望望皆闽山。


皎日中天揭,浮云也有闲。

十载重来古寺中,布衣犹似昔年逢。


山僧却记吾名姓,不击阇黎饭后钟。

江亭年暮。
趁飞雁、又听,数声柔橹。
蓝尾杯单,胶牙饧澹,重省旧时羁旅。

成福僧留不拟归,猕猴菌嫩豆苗肌。


那堪蚕月偏多雨,况复衢城未解围。


翠拥槿篱泉乱入,云开花岛雉双飞。

平生契所崇,晚得故人语。


惊呼追曩游,世道今如许。


中原鞠茂草,万里尽豺虎。

风朝雨暮,笑经岁梦稳,湖波轻橹。
贳酒邻村,分斋萧寺,恰称六桥淹旅。
为问几家汉腊,依旧春声万户。

沈约千载人,风流一朝息。


素旐发吴江,送舟倾原剧。


邓尉聊卜邻,光福栖真宅。

上岂无天,非君之天兮。
下岂无地,非君之地兮。
君之天兮在山之中,金庭兮玉柱,日月兮所通。

时世重因循,师何独苦辛。


洁斋徒众散,刚直里闾嗔。


游艺能济物,旧交多雅人。

蜀江之东山色尽如赭,有道人云此是丹砂伏其下。


烟云光润若洗濯,涧谷玲珑如刻画。
我闻神仙草药不在凡土生,是中当有灵苗异卉之根茎。

福山仁寿堪予羡。
各各施方便。
感得天公垂照管。

行行复行行,行行入星源。


到岸不用船,拍手飞青天。


归来闭关坐,默成在无言。

行行重行行,行行过峡山。


登山望所思,大科霄汉间。


霄汉岂云远,见之在不迁。

二子何翩翩,负笈路四千。


奈何为势拘,阅月上归船。


安得效缩地,相见顷刻至。

福山福何如,百顺之谓福。


左刚而右柔,阴阳合其德。


天一以生水,水泉应心澄。

久缘迫陕悲时俗,海峤春临思若何。


地涌龙蛇争起陆,天投星斗横翻波。


封疆坐觉华夷并,气候常看雾雨多。

春早湖山雨半晴,有客邀我观沧瀛。


泽国冥冥蒸海气,石滩浅浅斗江声。


日月回旋一岛小,金银色相十洲明。

天女盘中见此花,更须宜在竺仙家。


香名夙著谢灵运,标致竟输杨子华。


斗日烂摛丹地锦,瑞云闲衬赤城霞。

穷经不出户,一室古珠宫。
灯影秋云里,书声晚磬中。
开窗明竹雪,散帙落松风。
野寺峰峦合,云扃昼阒寥。
虚窗临树杪,曲阁绕山腰。
何事劳车马,频年走市朝。
香积厨边华雨纷,翻经台上柏烟焚。
不知飞锡游何处,应在天台看白云。
翠微深处隔红尘,骢骑联镳访白云。
山隐朝裾增地望,星飞使节动天文。
题诗只许幽人和,笑语惟应上界闻。
磴路层层入,招提夹两山。
柏侵阴殿绿,苔绣古墙斑。
细雨虫声碎,微风蝶影闲。
更生西汉儒,举行冠群彦。
立朝遇闇主,宫寝恣荒宴。
戒昧司晨鸡,谣起涎尾燕。
我舟欲渡风伯嗔,卷帆夜泊沧江津。
江声拍枕冷不寐,起看河汉无纤尘。
须臾风定水波伏,江妃涌起明月轮。
晨光海上来,云气升万壑。
鸡鸣落花中,残钟度城郭。
庵僧戴星出,我自饭藜藿。
鹫岭云深杖屦幽,竹风松影共悠悠。
何人分得僧家榻,坐看南山一片秋。
欲叩禅关未有诗,满山空翠湿人衣。
竹间倚杖到西日,试问白云归未归。
歌舞当年只醉游,不知何物是闲愁。
如今桐树无人洗,风雨空山几度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