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山绕吴宫旧馆娃,清江曲曲绿杨斜。
偶移画耽同杯酒,不道空门有艳花。
白日帘栊堪幕雾,夕阳栏槛更添霞。
生逢盛代庆云龙,金帛招延礼意浓。
客路秋随牛渚棹,朝班晓听凤城钟。
淮南鸿宝巾箱秘,太乙青藜内阁重。
四壁岩崖鸟道斜,千寻绝顶得山家。
居人似不闻烟火,托屋恍疑栖绛霞。
漏石清泉风振玉,点林红叶锦添花。
乱峰盘薄翠周回,万绿阴中小径开。
洞里风香偏足桂,山间秋色故侵苔。
诗篇得意聊千首,觞酒输人任几枚。
脱俗自成趣,园林物外闲。
桄郎团竹坞,羡子亚荆关。
雨过活枯涧,烟销瘦小山。
欲行还辍驾,尘思坐来清。
竹密翠相倚,榴寒火更明。
游蜂喧午队,冻鸟作春声。
便是佳山水,书堂得自然。
庭无新种树,池有不枯泉。
几砚惟粗具,茶瓜罕俗筵。
至人不遗物,神定物自遗。
纷然六凿内,一与神委蛇。
原澄万汇见,妖眹相纷披。
处士水北隐,游踪漠南云。
屡骑将军马,久客平原君。
口数卅六国,灿若掌上纹。
谁赍庞通具,直入渊明家。
篮舆欲命驾,山僧亦无花。
清泉自寒冽,绝磴时欹窊。
家在西湖合涧桥,短篱围得数椽茅。
归来颇费支撑力,羞见春风燕子巢。
云疏日薄九秋深,故国悬知咏稿砧。
试拂青萍怜气在,更携绿绮觉尘侵。
浮家泛宅三年梦,临水登山万里心。
我生本吴侬,搦笔追楚些。
佳人脱尘屣,幽韵耻独和。
君家楚江湄,词语亦顿挫。
归路番禺远,蛮乡岛屿经。
天黄春有瘴,海黑夜无星。
北帖船中看,南歌枕上听。
一径入丛深,四轩森翠玉。
红尘不到处,清秋长在目。
主人厌薄官,欲蹑高士躅。
十室所可重,喜君吾道同。
因过一携手,醉卧六经中。
何郎闽越英,畴昔昧平生。
邂逅同衾宿,夷犹共舸行。
繁台半床梦,颍水一篙清。
南浦伤离数,西州作恶频。
吟亭蝉送柳,宿枕鸟惊晨。
邺会疏沉李,吴怀豫忆莼。
书家千载得阳冰,想像规模亦眼明。
心手相忘容力到,风姿迥出自天成。
屠龙绝技常难售,画虎何人浪自名。
藉甚家声杜小冠,公侯衮衮照门阑。
培风小作湖山隐,九万扶摇正好看。
千户侯封有国权,裁能姜韭当畦千。
如今谁是凄凉尉,却有新诗可手编。
正学心端不论材,吁嗟媒禄漫梯阶。
岁寒万木多摧折,凛凛乔松不可埋。
吾祖元丰一桂枝,百年门户尚馀辉。
箕裘敢说韦平事,且学宽饶衣短衣。
五世儒冠愧甲门,沧浪何意濯尘缨。
不嫌山鬼揶揄笑,宁得齐儿舒缓名。
有道如君方杜门,无能惭我亦乘轩。
殷勤好在经纶学,早晚亲承雨露恩。
平生南岳望重湖,烟霭苍茫认有无。
可是能来访苗俗,只今风化已唐虞。
漫士谁当识姓名,朅来微宦称单平。
卑栖已分轩无过,高谊良惭盖始倾。
负米未容辞五斗,屠羊安得羡三旌。
乡闾推服孝廉名,谢绝辞闱乐太平。
黄卷不忘穷古圣,白头无倦诲诸生。
安车未召人为晚,束帛重来世所荣。
吾里推高节行孤,诸生师帐是规模。
穷经不治五亩宅,教子已为千里驹。
暂出林泉飞两桨,且陪风月赏西湖。
秋闱贤诏出严宸,郡国详延在得人。
豹变文章重君子,鹿鸣歌咏集佳宾。
初闻素履称乡闬,终起英名动缙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