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试问玉蟾寒皎皎,何如银烛乱荧荧。


不知桂魄今何在,应在吾家紫石屏。

秀稻秋风喜太平,独疑连雨未全晴。


银蟾似亦无聊赖,默度寒宵懒吐明。

潮上水清浑。
棹影轻于水底云。
去意徘徊无奈泪,衣巾。

晚烟斜日思悠悠。
西北有高楼。
十分准拟明月,还似去年游。

一年明月中秋好,万里长空此夜阴。


雨晕青灯昏远思,虫鸣黄叶乱乡心。


见愁盗贼氛犹恶,莫怪乾坤气尚淫。

风帘淅淅漏灯痕,一半秋光此夕分。


天为素娥孀怨苦,并教西北起浮云。

懊恼闲云取次生,中秋观月误人情。


一时虽不充群望,万古终难掩至明。


疑有阴魔憎好事,更虞淫雨害丰盛。

吾闻广寒八万三千修月斧,暗处生明缺处补。
不知七宝何以修合成,孤光洞彻乾坤万万古。


三秋正中夜当午,佳期不拟姮娥误。

便有倚天剑,决云殊细微。


清光自无蔽,绝境转知稀。


露重蝉时落,风高雁已飞。

碧桂行青凤,婵娟集玉楼。


世人宁解睹,天意漫阴秋。


云逼初光布,星随满夜收。

雹过天仍雨,庭空晚复雷。


连床慨往昔,阻马得徘徊。


暗蕊香宾席,秋灯焰寿杯。

怪尔生辰日,高轩特过吾。


秋惊飞雹至,雨逐去云无。


上寿须君子,同声愧老夫。

开元以后可堪忧,秋雨霪霖稼不收。


此际霓裳歌一曲,君王正在月宫游。

中秋万里共阴晴,曾记坡翁最善评。


谁信九霄风雨外,群仙正赏月华明。

家家望月试停杯,怪底浓云拨不开。


身入广寒人不见,却从袖里裹将来。

秋空碾上一轮冰,积雨连宵洗更清。


纵有浮云容易散,吹开不待管弦声。

夜阑人静漏迢迢,云景无情闭碧霄。


不见嫦娥真面目,裴回虚度可怜宵。

青桐萧索逗疏雨,河汉云流茧抽绪。


岩桂古香吹不起,络纬乱啼蛩语语。


曾轩四敞溪前头,犀押帘箔齐上钩。

苦雨生寒揽敝裘,移书遮莫滴床头。


谢庄难赋今宵月,宋玉还悲故国秋。


零落不香丹桂老,团圆无影素娥愁。

今夕知何夕,织女逢牵牛。


云軿拥高汉,仙事传风流。


人间适焦窘,龟兆生田畴。

重云閟佳月,世谓天公悭。


一年待一夕,一夕阻开颜。


持此窥大炉,何如管中斑。

五分秋色到银河,应是蟾蜍浴细波。


握手相期千里共,举头无柰片云何。


愁边幸自逢欢伯,清处何须著艳娥。

照人明月故应圆,露冷风清八月天。


且看惊鸾呈妙舞,却愁落雁怯虚弦。


裙裾老去真聊尔,色笑公当一粲然。

镜天良月皆佳节。
休恨今宵妨皎洁。
玉锁閟蟾宫。

淤水飞成雨,焦田灌作秋。


江潮双趼底,伏腊两肩头。


虾螺知何罪,蛟龙自不忧。

卷地风云暗晓天,夜阑犹望对婵娟。
一秋好景翻成梦,此夕清光定欠缘。
玉兔有灵藏皓魄,素蛾何处避芳年。
露华浸竹冷娟娟,想象嫦娥能少年。
万事只堪搔短发,一杯不拟问高天。
骎骎夜色投书幌,的的心期在钓船。
雾失南楼,云低东阁。
枝头不见南飞鹊。
姮娥何事太多情,今宵故误年时约。
散客强名邑大夫,琴堂馀暇北窗孤。
灯前夜雨无宁竹,枕上秋风有战梧。
悬望北音思射雁,满怀东道梦烹鲈。
明月自不老,古今同一时。
寻常赏心薄,万里清光施。
兹夕反云翳,庭乌亦长悲。